結婚

|共52篇|

「我能出售梨子,為何女兒不能?」中國農村禮金暴升現象

中國男女比例失衡,男性結識女性、娶妻本來已較困難,有些地方的禮金,更是定價高昂。近日就有傳村莊因禮金公價過高,地方官員要出手阻止,為禮金數目設限。「彭博」專欄作家 Adam Minter 早前就撰文,分析中國的新娘價格(bride prices)現象。

組織家庭新方向 —— 民事伴侶

兩個人一起生活,但不是直系親屬,亦非夫婦,這種關係一般不會得到法律保障。不過,文翠珊近日宣佈,英格蘭和威爾斯符合資格的同居人士,將可以選擇成為民事伴侶(Civil partnerships),令不同性別組成的伴侶及其家人可以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但其實給予伙伴一個法律地位,法國早已有此例。

千禧情侶:我們不是不婚,只是我們不急

受人口老化問題困擾,各國政府積極催婚,比當父母的還拼命。年青人似乎不為所動,踏入 30 大關也沒想要成家立室,不少人甚至享受純當床伴。但交友網站 Match.com 的最新研究發現,千禧世代對終身大事甚為謹慎,所以只是不急並非不婚。研究戀愛關係的人類學家 Helen Fisher 形容,他們追求「速食的性,緩慢的愛」,雖把上床看得隨意,卻把婚姻看得實際。

唐明:王子鬧婚記

但婚事終於淪為一場笑話,不僅牽涉到新娘新郎個人的人品,而是暴露出整個英國文化傳統的崩壞。有英國人說,王子愛娶哪個姑娘是他的事,但面子是所有英國人的事,「你不要尊嚴,我們還要呢」。身為王子,已經享有過多殊榮,還想跟普通人一樣任性,自把自為,不顧體統,世上有這麼便宜的事嗎?

越南未婚媽媽,租「丈夫」假結婚

今時今日,越南仍然流行早婚,全國 15 歲以上的男女當中,接近七成都是已婚人士。結婚的人多,婚宴場合固然也多,沒想到連帶出租「替身」新郎/新娘的服務,竟也蓬勃起來。但與日本 OL 租「朋友」合照不同,這些越南青年花錢請人「扮」結婚,不是為求一己虛榮,而是不堪社會壓力。

結婚的無政府主義

同性婚姻合法化也成了香港選舉的兵家相爭之地,選戰水平終於有一項跟美國看齊。可惜的是,在此點上,最終也沒有明白何謂平權,期待參選人提出取消任何有關婚姻的條例及保障,政府要在婚姻關係上全面撤離,這樣才是真正的平權。到時男男,男女,女女,不知道是男是女,想結就結吧,誰管得你了?

沒有愛人?不要緊,你還有黨啊

在近年,用「聚會」來形容中國相親活動或許已不貼切,因為相親在中國,已發展為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大會」。有父母為子女下半生的幸福操心、亦有希望尋找真愛的男男女女;相親大會儼然中國人走向婚姻的必然一步。除了民間團體舉辦的活動外,近日,更有由共青團發起的相親大會。政府之所以如此關心國民幸福,皆因據估計,在過往的一孩政策,及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下,到 2020 年,35 至 59 歲的未婚男性人數將達 1,500 萬人。女性方面,中國 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30 歲以上的未婚女性佔女性人口的 2.47%,已是 2000 年的兩倍。中國政府將要持續面對男女比例失衡,及女性遲婚不婚等現象。

李衍蒨:冥婚

2017 這年農曆年是好年,周邊很多好友都趁著這個機會「拉埋天窗」。婚姻為每一位已婚人士提供愛、穩定、權利、地位、陪伴等以上至少一樣選項。而,相信大部分人都曾幾何時想找到至少一位伴侶共度餘生。這個想法,在世界上某些國家及文化,更延伸至亡者。

Live Norish:遠嫁北歐之前的心理準備

TVB 節目「嫁到這世界邊端」,讓嫁到當地的香港女性與觀眾分享異國人妻辛酸。有些女士幻想嫁到外國就生活無憂,住大屋,揸靚車,不過現實與理想總有一段距離。來到陌生的地方,語言、文化、工作以及人際交往都是困難重重的。在異國文化衝突下,物離鄉貴,人離鄉賤,其實北歐並不如媒體所講的那麼平等、那麼幸福。在異國文化衝突下,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有時甚至想食碗魚蛋粉,也只能發夢幻想。

求婚鑽戒經濟學

眾所周知,求婚鑽戒可能是 20 世紀最大騙局,由鑽石商 De Beers 一手導演,以鋪天蓋地的市場營銷,將鑽戒與愛情掛勾--鑽石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三個月人工,一顆永流傳--婚禮從此多了一項傳統。不過,早在紐約廣告公司 N.W. Ayer & Son 推出經典行銷案例之前,鑽石進口量其實已見急升趨勢,背後原來有一套經濟考量,新傳統的確立,起碼有一半是時勢使然。

印度反嫁妝運動

根據印度的婚嫁傳統,女方需付嫁妝予姻親,但嫁妝金額之大,叫很多家庭都吃不消。結果,為了一場婚姻,有的負上巨債,更有女性賠上性命。直至去年,當地有組織發起反嫁妝運動,聯同宗教領袖,展開遊說及教育工作,希望阻止再有悲劇發生,令紅事變成白事。

單身新勢:跟自己結婚

早前日本公佈國內生涯未婚率為歷史最高,自稱「獨身大國」。事實上近年全球終身不婚人數每年攀升,去年美國也有 45% 成年人處於單身。利弊如何,決心單身的人自然愛理不理,但求不要再被標籤「賣剩蔗」,因而繼出現多年的「獨身貴族」頭銜後,近年更興起一種婚姻模式,叫做「單偶」(sologamy),即一個人結婚。

潘度琳:「東京白日夢女」小團圓結局

「東京白日夢女」終於播畢,三位主角小雪、香與倫子的白日夢故事也隨之而落幕。曾經介入過別人婚姻的小雪,在街上閒逛著時遇上了前度。兩人縱然曾經極為親密,小雪卻無法一下子認出他。現實就是殘酷,前男友看來總是比分手前好,他已是兩個小孩的父親,身上散發出一種家庭帶給人的完整和快樂。

潘度琳:「東京白日夢女」——都到了這種年紀

都到了這種年紀,煲劇不再是找虛幻世界的娛樂,而是把現實世界所發生的事情重頭看一次。看「東京白日夢女」便覺得 déjà-vu 不停出現——這個情節好像在哪裡見過 ,是多少年前的事呢?是哪個朋友的經歷?抑或是朋友的朋友?已經分不清楚了,大抵這個社會過了三十的尋愛女性都自然被歸為同一類,一個人的失敗經歷總會被包裝成為都市傳說,聽得多都以為是自己身邊發生過的事,這就是中女的共同話題與回憶。

東京白日夢女:恨嫁原因有好多種

告別「逃恥」,今季又有立誓要趕在東京奧運前結婚生子的「東京白日夢女」,年輕人不婚問題在日本似乎是難以過氣的話題。有說「逃恥」是幻想,「白日夢」才是現實。新劇「白日夢」對「奔三女」各種指責數落,大有強說單身女子脫單之意,說它是針對少子不婚問題的官方催婚劇也不為過。

老夫老妻:長相廝守的秘密

香港離婚率高企,平均每日有 61 對夫妻離婚。能一個伴侶相守到白頭看似難而又難,但夫妻相處之道其實不複雜。新婚人夫 Mark Manson 進行非正式統計,就如何維持長久關係,訪問了 1,500 對結婚超過 10 年仍然相敬如賓的夫婦,發現他們婚姻的成功之道竟驚人的相似。以下是其中 6 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