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飲運動飲品是常識嗎?

A+A-

從層出不窮的運動飲料到近年標榜健身減肥的蛋白奶昔,關於做運動要喝甚麼和怎樣喝,運動新手經常被各種教條纏身,卻不知孰是孰非。事實上,這種迷思存在經年,1970 年代就曾鼓吹馬拉松選手減少補充水份以免影響跑步速度,今天的說法當然截然不同。人類構造不變,但飲食習慣的問題風向卻年年不同。究竟運動飲料是如何興起,如何被納入運動員的重要裝備

為運動飲料市場鋪路的「科學」

2015 年洛杉磯馬拉松終點線旁的桌子放滿運動飲料。
2015 年洛杉磯馬拉松終點線旁的桌子放滿運動飲料。

運動時要注意補水的說法,最早可追溯到 1970 年代的紐約馬拉松。公路賽跑成為一時潮流,這個有利可圖的新興市場,被運動用品及飲品商家發現,開始陸續推出跑手專用的產品。打頭陣的運動飲料佳得樂(Gatorade)首批生產只花了 28 歐元(約港幣 238 元),卻開啟了新產業的先河,如今單計英國市場每年營收也近 26 億歐元(約港幣 221 億元)。

英國醫學期刊一項調查發現,飲品公司當初透過資助科學家進行研究,發展出一套「運動要補水」的科學理論,打開財路。這些科學家為部分重要運動醫學機構提供健康建議,劃出日常健康指引,層層遞進,最終影響歐洲食品安全局及國際奧委會等機構對外的獨立健康建議,散播人們對運動致脫水的恐慌。一言蔽之,運動飲料的崛起是「科學」與市場推廣結合的產物。

這個產業與科學家聯手的最強功績,便是成功說服人們相信,人體的口渴機制無法適時發現及提醒身體脫水。他們言之鑿鑿:「不幸地人體的口渴機制並不準確,脫水時無法發出生理警告信號。」信以為真的保健組織紛紛向大眾發出指引:不要相信人體的自然機制。事實上,當時一個整合單車手表現數據的分析指,根據口渴的感覺補充身體水份才是最好不過的方法:「問題是業界想賣多點貨,唯有說口渴不可靠,無論渴不渴都要不停喝。」

水的罪名

緊隨而來的是學界對傳統解渴飲品——水——的攻擊。他們投稿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不論是運動時還是運動後,水都不是補充水份的最佳飲品。」其時出現馬拉松選手因比賽時電解質異常導致低鈉血症的個案,正好讓運動飲料商家為水捏造罪名,例如可口可樂就將低鈉血症成因歸咎於運動員大量出汗後選擇喝水而非運動飲料,無法補足流失的納。儘管不少沒有利益衝突的研究指低鈉血症與飲品成份無關,「多飲會造成低鈉血症」終究成為水的罪名。「識飲就要飲運動飲料」往後也變成不少運動健康指引的王道。

運動飲料的好處?

然而商家聲稱運動飲料的好處不一定如實,英國醫學期刊另一項調查指,104 種聲稱可增強運動員表現的產品和 1,035 個相關宣傳網頁,逾半沒有提供任何證明,餘下一半中的 84% 被指研究不公允。這些研究的另一個問題是測試對象不具代表性,它們大多起用長期維持高強度運動的實驗對象,但現實中大部分飲用運動飲料的人,只是每星期做幾小時的低強度運動,飲用效果根本不能與實驗對象同日而語。更有甚者會因為誤將運動飲料當成健康產品,而對當中糖份(每 500 毫升就有 20 克糖)掉以輕心,以為多喝有好處,其實足以致肥。

現有的實驗證明不足以說清運動飲料的好與壞。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期望這些飲料能助你跑得更快,實在是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