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大混戰展開,比亞迪還能留在「勝利組」?

A+A-
今年 5 月的瀋陽國際車展。 圖片來源:VCG/VCG via Getty Images

今年 6 月比亞迪(BYD)的股東大會上,董事長王傳福如此發表:「(中國的電動車)業界已經步入淘汰階段。」隨後他繼續表示:「但堅信在未來 3 到 5 年內,比亞迪能夠獲得更高的市佔。」

比亞迪在 2022 年度財務報告中,刷新了歷史最高的營收和淨利。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累計銷售超過 185 萬輛。

而它信心滿滿,為 2023 年所設定的目標,是總銷量最多達到 360 萬輛,等於要翻近 1 倍。如果像過去比率一樣,純電動車佔新車銷量將近一半,那光是純電動車就將達近 180 萬輛。

這個目標是否可能實現?最新銷售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總銷量僅約 125 萬輛,目標達成進度還不到一半。但自今年年初以來,每個月銷量增長速度都超過前 1 個月。

如果這個目標真的能實現,包含燃油車銷量在內,比亞迪極有可能躋身全球 10 大汽車製造商之列。

然而,正如王傳福所說,中國正步入電動車製造商淘汰的時代。

雷丁汽車奇點汽車拜騰…… 自 2023 年起,電動車新創製造商相繼面臨破產。過去曾有約 500 家新創製造商湧入市場,現在據說已減少到約 160 家。就連新創車廠上海蔚來汽車小鵬汽車,也同樣持續虧損。

起因是與比亞迪同為電動車「雙雄」的美國 Tesla 出招,對競爭對手造成震撼。

2022 年 10 月,Tesla 在中文官方網站上宣佈,將下調主打車型的房車款電動車 Model 3 等價格,降幅將近 10%。這是戰略性降價,其他中國製造商也紛紛跟進,比亞迪似乎也在考慮降價。

也就是說,中國市場正陷入價格戰,形成了紅海競爭的局面。即使是中國國有汽車大廠的電動車業務,在獲利方面也有困難。有日本汽車製造商幹部指出:「除了 Tesla 和比亞迪,其他公司在電動車上都沒有獲利。」

雖然比亞迪正與 Tesla 並駕齊驅;但同時,來自競爭對手和消費者等方面的阻力也在增強。

例如 2023 年 6 月,香港比亞迪 4 家門市遇襲,5 名 30 到 40 歲的男女被捕。雖然據稱他們對比亞迪沒有直接怨恨,但日常的不滿,可能導致對「勝利組」比亞迪產生反感。

同樣,2023 年 5 月中國汽車大廠長城汽車宣佈,已向中國當局舉報比亞迪的兩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油箱不符合排放標準。由於恰好是比亞迪新車上市的時刻,也有人認為這是故意搗亂。

許多人認為,電動車的競爭仍處於早期階段,比亞迪和 Tesla 的地位也未必穩固。被認為落後的日本主要汽車製造商,也開始在這個階段展開逆襲。豐田預計從 2026 年開始引入電動汽車底盤平台,並引入名為「Giga Casting」的低成本生產方法。還計劃 2027 年後開始量產下一代鋰離子電池。

面對 Tesla 的領先優勢、中國市場大混戰,以及日本車急起直追,比亞迪的挑戰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