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

|共62篇|

龍蝦戰爭:為捕撈權爆發的軍事衝突

龍蝦事關國家安全,你知、我知,原來法國和巴西都知。半個世紀前,兩國曾經為捕捉龍蝦爭執,法國堅持龍蝦是海洋生物,外國漁民可在公海捕撈,巴西堅持龍蝦是大陸架上的爬行動物,外國無權捕撈,繼而觸發俗稱「龍蝦戰爭」(Lobster War)的軍事衝突。

害人害環境的「權宜船」拆船工作

低成本、低稅率、監管寬鬆、註冊程序便捷等,都是商船向第三國登記,以權宜船旗(flag of convenience)航行的理由,做法十分普遍,中美洲國家巴拿馬便是全球商船註冊最多的船旗國(flag state)。不過,科學期刊「自然」報道,權宜船旗帶來的漏洞,使大量報廢船隻轉往監管法規不嚴的國家拆解,對環境及工人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圖解】世界塑膠污染的未來

在 50 年代,全球塑膠產量約 200 萬噸,處理塑膠廢料相對容易。及至 2010 年代,全球每年塑膠產量超過 3 億噸。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研究,時至今日,全球已生產超過 83 億噸塑膠產品。當中,只有 9% 的塑膠廢料被回收,約有 12% 被焚化,其餘 79% 則被送往垃圾場、堆填區或棄置在自然環境中。每年更有 800 萬噸塑膠流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中國捕漁船,向拉丁美洲進發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這句話或也適用於海洋。中國漁船從東亞到西非四出捕魚的行為,被評為耗盡自家附近區域漁獲後,出動龐大捕漁船隊進入其他國家海域,令魚類資源枯竭。近期,拉丁美洲地區包括厄瓜多爾的科隆群島、秘魯以及智利海域,均發現大量中國漁船蹤跡。

Moyashi:緊急狀況裡的集體回憶

海洋公園是值得保留的,正如筆者同樣認為皇后碼頭與愛丁堡廣場碼頭值得保留。為了保存一個海洋教育及保育中心,也是為了集體的回憶。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問的是「是誰的回憶」。如果答案是「香港人的回憶」,那麼這個答案必然是建立在「香港人還有未來」的前設上。問題是:我們還有嗎?

廢膠太多,日本如何解決?

日本社會對整潔的注重,從其精緻的包裝便可看出。即便是便利店賣的一根香蕉,也要以膠袋包起來。看著衛生多了,廢膠卻也多了。去年聯合國環境署發表的一次性塑膠報告顯示,該國人均用於包裝上的塑膠垃圾量,在全球排行第二。作為今年 G20 峰會的東道主,日本決心解決這個難題。香港等鄰近地區,能否從中借鑒?

海溫上升,連魚也透不過氣來?

人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各大小海洋生物亦如是。然而,科學調查顯示,海洋生物愈來愈難獲取這種看似無處不在的生命元素。自由撰稿人 Laura Poppick 於美國「科學人」撰文,引述德國科研機構「亥姆霍茲聯合會(Helmholtz-Gemeinschaft)」海洋研究中心的追蹤研究,揭示過去十年來,海洋的氧氣水平日漸下降。

飲管之後:海洋潔淨了多少?

一段拯救海龜的影片,令塑膠飲管頓成為眾矢之的,人人得而誅之。全球飲食業紛紛承諾,不再主動派發飲管,說要為環保出分力。但未見其利,便先見其害。殘障人士對著飲料不知如何是好,有些食客更與店員發生口角。不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出,爭議背後藏著更大的問題 —— 光靠走飲管,根本不足以還地球一個乾淨的海洋。

珊瑚滅絕後,海綿將成最後生還者?

近年世界各地接連有大量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珊瑚礁生態瀕危,背後與全球暖化導致海水升溫有莫大關連。有海洋生物學家研究,模擬 2100 年的惡劣氣候及海洋環境,發現在珊瑚消失的將來,海綿(Sponge)是少數能夠生還的珊瑚礁物種,未來會取代珊瑚在礁石間叢生,但原有的生物多樣性或從此不再。

每一次洗衣,也在污染海洋?

提到流入海洋的塑膠廢料,膠樽可能是最深植人心的代表。但一些細小得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塑膠,更是無孔不入地影響海洋生態。在美國,一位滑浪風帆教練 Rachael Miller 便研發一件名為 Cora Ball 的洗衣球產品。在微粒隨洗衣水流出海洋,成為污染物前,先堵在洗衣機內。

全球水位上升可威脅互聯網穩定?

全球網絡公司近年都推出各種雲端服務,難免令大家有錯誤印象,以為互聯網是天上交織而成。實際上互聯網都建基海底和陸上,包括連繫全球六大洲的海底光纖電纜、入屋光纖等,系統多年來運作暢順,但有美國科學家研究,全球暖化引發的水位上升,正為互聯網基建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

「鯊魚恐怖片」為何歷久不衰?

從 1975 年「大白鯊」上映以來,經過超過 40 年,鯊魚一直是荷里活驚慄電影中曝光率最高、最受歡迎的邪惡勢力。在陽光海灘和比堅尼女孩的襯托下,從海洋深處蹦出的一張血盆大口,更見戲劇性反差。在這個時代,見慣見熟的鯊魚恐怖片仍然大受歡迎,鯊魚仍是一股完美而可怕的大自然力量,並代表著某種一觸即發,永遠存在的死亡威脅。簡單得來,其實表達了人類的複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