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

|共161篇|

因受賄而成的警察武器:胡椒噴霧史

根據官方資料,自 6 月 9 日百萬人大遊行,到 12 月 5 日的 177 日之間,香港警方一共使用約 1.6 萬發催淚彈,即平均每日大概 90 發;同時也發射了近萬枚橡膠彈,以及分別約 2,000 枚布袋彈和海綿彈,數字十分嚇人。其實,除了上述彈藥,警方也一直濫用警棍及胡椒噴霧等近身武器,現在就讓我們理解其源起。

治安真空:教會組義工抓捕黑警

治安真空是犯罪學其中一個特別議題,當一些失敗國家,政府因為天災人禍,而沒有能力提供正常警察服務;又或者因為貪污腐敗而令紀律部隊認受性破產,就會出現治安真空。澳洲國立大學的特聘榮譽教授 John Braithwaite 和博士生 Naing Ko Ko 今年在犯罪學期刊 Policing and Society 發表文章,透過緬甸克欽邦浸信會抓捕毒販和涉毒警員的例子,呈現出另一種治安真空、人民自救的想像。

「警察行為獨立辦公室」:英國的監警部門發展史

不少香港人連日高呼,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暴行。即使監警會的國際專家組,都質疑監警會「權力及獨立調查能力不足」,然而政府一再拒絕,指現行制度足以處理有關「個別警員」的投訴。由於警隊的權力很大,一些先進民主國家很重視對警隊的制衡和監察,英國去年便進行監警部門的大改革,成立了「警察行為獨立辦公室」 (Independent Office for Police Conduct)。

紐約客跳閘反警暴的政治意涵

自大都會運輸署(MTA)宣佈紐約地鐵加價及增聘警力巡邏以來,警方執法屢遭質疑不公,近月最終示威爆發,數以百計紐約客集體跳閘以示抗議,「貧窮無罪,地鐵免費」、「制止警暴」乃至「解散警隊」一類標語口號湧現街頭,連場示威多人被捕。一切源於 MTA 以「生活質素問題」為名的政策,美國歷史學家 Andy Battle 認為要理解示威背後的政治意涵,就要從頭質問「誰的生活,甚麼質素?」

在警暴爭議中,美法警察的自殺潮

親共陣營經常用上美國和法國的例子,來證成香港的警暴「符合」所謂國際標準。美國和法國固然是民主國家中的最壞的警政例子,但兩國的法律制度,依然有能力把部分濫暴警送上法庭,作出判刑,向受害人賠償。在警暴爭議中,一些美法警察除了要擔憂法律制裁,也面對極大的精神壓力,影響身體健康之餘,今年兩國警察也爆發了一股自殺浪潮。

納粹親衛隊的格言:吾之榮譽即忠誠

11 月 19 日,鄧炳強走馬上任接替盧偉聰成為警隊一哥,並隨即把警隊沿用 20 多年的口號「服務為本,精益求精」(We Serve With Pride and Care),改成「忠誠勇毅,心繫社會」(Serving Hong Kong With Honour, Duty and Loyalty)。有人認為警隊更改口號,標誌著徹底放棄服務為本的公共服務方針。回看歷史,會發現警隊的新英文口號,與納粹親衛隊的格言巧合地相似。

伊拉克前軍醫:槍擊醫護人員,比恐怖分子更可惡

在香港多場示威及衝突中,急救員屢被警方指嚇、辱罵、襲擊、拘捕及阻礙施救。逾千名示威者被圍困理大期間,更有十多名醫護人員被捕。在伊拉克巴格達的示威現場,前線醫護被保安部隊槍傷和拘捕,他們批評當局此舉,連恐怖分子也不如。

石 Sir:影響一生的電影 ——「因父之名」

「伯明翰六君子」當年被捕於 11 月 22 日,前兩年居於伯明翰期間,每經過案發地點,都讓我所起這冤案的教訓。今星期就是明伯翰六君子事件 45 週年,就讓我在這裡談一下這黑警冤案,告訴讀者,黑警所做的一切,人民不會忘記,早晚會被結算。

催淚彈如何毒害生態環境?

催淚彈危害健康是不爭的事實,但對生態的毒害卻欠缺實證研究,偏偏現實中卻有地區長年累月受催淚彈攻擊,巴勒斯坦的難民營正是這樣的活體實驗場。當地有多個都市農場發現,植物無法抵禦催淚彈長期攻擊,有農場作物全數燒焦枯死,說明催淚彈足以毒害生態環境。

鄭立:「無間道」—— 善惡重要,還是存亡重要?

這是最吊詭的地方,陳永仁為了正義殺死了自己,正義殺死了好人。而劉健明之所以生存,正是因為他對正義的信仰大不過對生存的堅持。陳永仁是理想的執法者,而劉健明則是現實的執法者,而這故事裡,生存下來的是後者。執意維持正義的人因自滅而減少,而只在有利時才維持正義的人,則會繁榮下去。

生產過剩與警察國家的誕生:當警隊成為一門大生意

由香港政府針對反送中運動,到西班牙政府對加泰隆尼亞獨派示威武力鎮壓,再到之前美國牽頭全球反恐戰爭,種種跡象都顯示世界各國有走向警察國家的趨勢,例如警察在裝備、訓練、思維都變得軍事化;在生活各方面,尤其網絡平台上,監控變得愈來愈嚴密;警察濫權問題亦在惡化,成為法律制度以外的特權階級。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社會學大師 William I. Robinson,去年於社會學學術期刊 Critical Sociology 撰文,以左翼政治經濟,分析為甚麼警察國家現象直捲全球。

「私人警察」將會是社會的未來?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中,屋苑和商場保安多次扮演重要作用,阻止警察肆意進入私人地方,最為人談論的莫過於 107 馬鞍山示威,商場保安以身阻擋警方不果,事後反被拘捕。犯罪學近年有不少關於私人警察的討論,保安可算是其中一種。紐約石溪大學歷史學系老牌教授 Wilbur R. Miller,去年年底出版新書,以歷史角度闡述私人警察的概念,以及他們在現代社會可能扮演的角色。

警察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短嗎?

警察無疑是一項時常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太平盛世時要巡邏也要緝捕犯人;有政治衝突時又要充當權貴打手,日夜鎮壓群眾運動。時常在危險的環境工作,作息又不定時,於是有說法指,警察平均壽命會較一般人短。有不少研究便嘗試探討警察的平均壽命,以及退休後的健康風險。

警犬的歷史和道德爭議

香港警方在連日的反送中運動中,多次出動警犬到示威現場。10 月 21 日的元朗示威中,執勤警犬沒有仼何防護裝備,被迫在行動中吸入大量催淚毒氣,如此部署令警方受各界譴責。由獵犬、軍用犬到家犬,狗隻多年以來都是人類忠誠的朋友夥伴。就讓我們梳理一下世界警犬史,以及了解背後多年來的道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