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跳閘反警暴的政治意涵

A+A-
11 月 1 日,紐約數以百計示威者湧入地鐵站,抗議警方站內執法不公。 圖片來源:Erik McGregor/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自大都會運輸署(MTA)宣佈紐約地鐵加價及增聘警力巡邏以來,警方執法屢遭質疑不公,近月最終爆發示威,數以百計紐約客集體跳閘以示抗議,「貧窮無罪,地鐵免費」、「制止警暴」乃至「解散警隊」一類標語口號湧現街頭,連場示威多人被捕。一切源於 MTA 以「生活質素問題」為名的政策,美國歷史學家 Andy Battle 認為要理解示威背後的政治意涵,就要從頭質問「誰的生活,甚麼質素?」

9 月,紐約州州長宣佈將增騁 500 名警員,打擊逃票以及處理「生活質素問題」(quality of life issues),當時即被質疑針對弱勢社群,包括窮人、黑人、露宿者及小販。不滿於 10 月 25 日爆發,在滿員車廂中,大批警察以真槍威嚇一名手無寸鐵的 19 歲黑人乘客,並試圖制止現場人士拍攝,警方懷疑其持有槍械卻遍尋不獲,結果改控青年跳閘逃票。鑑於紐約警方的暴力史以及近一星期方才發生 3 宗警察槍殺案,事件理所當然引起公眾恐慌,然而警方執法並無收斂,其後更被拍攝到拳打一名黑人路人和驅逐站內一名拉丁裔長者小販,多個團體於是發起直接行動,跳閘遊行,要求「驅逐警察」、「還鐵於民」。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 Celina Su 解釋,大眾運輸作為政府的延伸,反映官方的取態,同時亦是人民生活基礎,因此地鐵往往會變成示威現場,尤其是對政府及社會充滿不滿的地方,加價更易觸發抗議,譬如智利近月的大規模抗爭就肇始自地鐵加價。

MTA 的傲慢態度無助事件降溫之餘,新廣告更似挑釁:「我寧願收你 $2.75 車費好過罰你 $100。」(We’d rather your $2.75 fare than your $100 fine.)紐約地鐵估計 4 年內因逃票損失達 2 億美元,然而同期聘用警員將耗費近 2.5 億美元,加上加價,顯示 MTA 脫離民情,只向弱勢開刀。Battle 另外指出,估算有 9 成因逃票而被捕的人為有色人種,連同警方針對少數族裔強硬執法一併考慮,可知階級與種族問題在美國往往相關。他認為,警察嚴懲逃票(可作一晚拘留)、驅趕小販乃至毆打旁觀黑人,所謂「執法確保生活質素」,目的不過是「將一切不合乎美式資本主義的窮困處境列為罪行」,將社會重新圈地劃界,按階級群分,非白人則首當其衝。

11 月 1 日,紐約過千市民上街反警暴,抗議早前警方在地鐵站內拔槍威脅及無理拘捕一名黑人青年。 圖片來源:Karla Ann Cote/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Andy Battle 又引述地理學家 Neil Smith 和犯罪學家 George Kelling 主張,指特權階級素以「公共道德、家庭價值和鄰里安全」名義反撲所謂「城中匪徒」,每一次城市重建都是階級報復,而「生活質素」說法勾起人民對「動亂」(disorder)的恐懼,旨在重新肯定既有秩序 —— 白人與產權的統治。不少以紐約 1970、80 年代為背景的電影中,往往以跳閘逃票鏡頭交代社會紛亂的氣氛,做法並非偶然,地鐵就是階級戰爭的戰場,警方的強硬執法相當於明確的政治訊息:統治階級向弱勢宣戰。

人民可以如何反擊?跳閘示威由多個組織發起 —— Decolonize This Place、Take Back the Bronx、No New Jails NYC、NYC Shut It Down、Copwatch Patrol Unit 等 —— 目的似乎不在體制之下爭取寸進,而是打破限制。Andy Battle 表示,Decolonize This Place 在 7 月份所發起杯葛行動,迫使催淚彈製造商 Warren Kanders 退出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董事會,成功策略在於立場堅定、目標清晰和向館方持續施壓。組織者 Amin Husain 在訪問中表示:「訴求要訴諸想像力,可以是反對現況,亦可以指向未來。訴求不一定要合理 —— 事實上,當政權指控你訴求無理,反而證明你擊中結構性問題。」

上述訴求體現於紐約跳閘黨的口號:反警暴,反收費。運動成功將種族、警暴、私營化、弱勢社群乃至全球抗爭議題連結,正是對現狀的反撲,在市場邏輯與人民尊嚴之間拉鋸。無論是次運動終局如何,都不可能竟全功於一役。改變社會的抗爭總是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