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怎麼辦?盡做嗎?如果愈做愈亂,那該怎麼辦?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人最原始的本性都源於自然,無為而治,自能化民。但現代政府不管有沒有天災人禍,都唯法而治,當我們為爭取更舒適太平的生活而想出各種「辦法」時,結果卻愈來愈爛。也許我們是時候想想甚麼是「無為而治」。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探討「無為而治」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李立峯「閱讀新聞:專業價值與媒體批判」
連場暴雨天災,泡出香港不少問題,政府是否有炮製出好辦法見仁見智,唯講述「無為而治」主題,就想到社會不能缺少的這一環:新聞。又抑或說,要看政府多「有為」,看新聞被干預的程度就可知一二。
媒體被認為是監察政府的第四權,別說是該「無為而治」,也更是該立法保障媒體不受權貴干預。在這本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立峯教授的新書「閱讀新聞:專業價值與媒體批判」中,從傳播學和社會學的觀點討論新聞,了解新聞是如何生產,又如何被社會、文化、政治所影響。
近年香港局勢動盪,書中提到新聞工作者自有一套「風險管理模式」,也引用了風險文化(Risk Culture)此概念,分析新聞工作者和新聞機構如何評估和管理風險。這實是令人唏噓,本身自我審查該是新聞從業員一個非常排斥的概念,在如此「完善安全」的香港下,新聞工作者不止自我審查,更是已然發展成一套管理風險的文化,互相探聽有沒有 Signal、風聲如何⋯⋯
行內有一句老話「No news is good news」,或者現在已經該說「No News means no news」。新聞是一個社會的第一道防線,非常推薦大家看看這本紀錄了防線如何受衝擊的書籍,看看我們政府如何「唯法而治」。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詹姆斯.斯科特「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
現今的管治確實令人失望甚至氣憤,不過我本人對政府無期望就無失望。
面對這種鬱悶的時候,最好是閱讀小說抽離現實,總會有點幫助。但我發現更多讀者喜歡選擇生活指導的書籍,也許是比較具體解決問題。我自己很少閱讀這類書,但就這個題目,我推薦「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書的副標題:從生活中的不服從論自主、尊嚴、有意義的工作及遊戲,我覺得可以作為一種生活指南。
雖然是人類學家的著作,但一點都不艱澀,教授只是說出生活實況,讓大家 brainstorm 一下。現代人一出生就活在法律和制度下以保障生活,但這並不是絕對,也取決於制定者的智慧,加上社會急速變遷,標準制度也會走樣。無政府主義並不一定是革命或政治運動,可以是不依賴政府,在制度以外,也可以活得更好。
作者以大量日常例子去刺激讀者思考,開場就以違反交通燈作為不服從的例子(早兩期我們還說「咪亂過馬路」)。人們習慣紅燈即使無車還是會呆等,這個例子闡明的是:不經思考就服從的習慣,根深柢固,卻禁不起深思熟慮,容易導致大家都覺得荒謬的狀況。書裡有更多解釋不服從行動的效果。我想提的是書後來又說明交通燈的確不是完美保障安全,實驗去除交通燈反而減少意外,因為道路使用者不倚賴交通訊號而提高警覺,在空間共享的交通管理方式,使用者自會想方設法,牟取最大利益。
書裡還有一章談到「小資產階級」對社會功能的重要性,他所指的是獨立企業,即小店,如我們獨立書店,對社會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者強調獨立自主性的好處,還有更多的生活例子,說到尾就是靠自己,任何階層都對社會運作有影響力。想起小時候讀書學會香港賴以成功是靠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這就是接近無為而治。
界限書店 Boundary Bookstore: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
香港特首李家超就任時放下豪言,要「以結果為目標」,解決社會問題。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正正暴露了這種施政態度的弊病:政府並非每次都需要主動且有前瞻性地解決民生問題,即時並準確地回應各種偶然發生的民間訴求才是長遠之計。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相似之處。本次推薦給讀者朋友的每週一書 ——「我這一代香港人」,作者陳冠中對香港的解讀至今仍受用,希望能夠以此為香港目前的困境提供破局之法。
在「我這一代香港人」中,陳冠中藉以精要的語句,梳理香港的社會脈絡,更以知識分子獨到的眼光,刨析香港文化意識的「根」,為香港主體性的詮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如「雜種城市與世界」一文中指出,「香港文化」具有多重淺根的特質:中國傳統文化、廣東地方傳統文化、英國殖民地文化乃至世界各地文化等融為一爐,才構成現今香港盤根交錯的「雜種文化」。
換言之,一邊聲稱要「說好香港故事」,同時卻積極地抹去文化交錯衍生的共性,甚至讓特定文化掩蓋多元文化的基調,只會日漸削弱香港文化的獨特性,最終墮入同質化的陷阱;又如兩則「香港作為方法」,均是以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強調香港混雜曖昧擁擠的空間感,以及自然形成的城市景觀。作者主張城市發展的附加法,即在既存現實的基礎上,優先保留和發揚現有舊區的日常建築,讓各種異質的文化能在同一空間中百花齊放。可惜,政府以資本主義邏輯出發,大刀闊斧地重建舊區,變相地破壞了原有的城市生態及公共空間中的藝術感 —— 逐漸消逝的霓虹招牌就是顯而易見的證據。難道這是香港人想要的「結果」嗎?至少陳冠中筆下的「我這一代香港人」對此「結果」不敢恭維。
以筆者淺見,自由放任的發展方針雖不能解決現存的社會問題,但一味地以自上至下的視角積極介入,忽視公共知識分子的分析及建議,最終可能不僅無法達成預期的「結果」,反而會丟棄現有的優勢,徒添更多的潛在問題。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從閱讀「我這一代香港人」的經驗中窺知一二,共同思考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由下至上地創造屬於「我這一代香港人」想要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