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們:門前的風景

A+A-

從法律上說,門內屬於私人空間,門外屬於公共空間;但從地理上說,兩者不可割裂,尤其是戶內與戶外的街景本來是相連,門內的人也活在門前的風景裡,那裡有美麗的榕樹、老舊的公園、狹窄的馬路,都與居住或工作在這裡的每一個人有關。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書,談談各自門前的風景,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蔡奕屏「地方編輯」

這本書一開初,就解釋了在日本的「地方」,比起在中文比較中性,有著相對於城市「非都會」的意思。近十年日本一直在做許多地方復興、地方創生的活動,務求讓這些開始人口老化衰落的地方找回生機。

這本由台灣社會觀察者蔡奕屏所著,繼「地方設計」之後又寫了這本「地方編輯」,著重於在日本的地方團隊如何萃取和編輯各自所看到的風景,讓不論是在地人或者旅人,都感受到團隊想呈現或推介的特色。

書中收集了 23 個創意團隊的創意例子,包括東京農夫市集的麵包祭/Bread Lab 計畫、風土派日本酒的地方編輯術、古民屋與廢校再生募資行動、鐵路沿線「限界聚落」活化等…… 看完最深感受是,非在地人可能極容易說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傳銷例子,例如「你這樣這樣做就好了呀!」但完全脫離地方脈絡。最有用的往往是用心了解過該地方的人,才能看到的深度與透徹,小至像是在冬天門前提供一杯熱水,都能帶來最有效益的宣傳。

任何中央管治都不可能無遠弗屆,管到他人門前的風景只是權力的體現。剝奪了在地者的細心經營,這個地方又怎麼可能繽紛?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葉子騫「十九遊街市:街市成景點的本地遊」

我的書店門前的風景不就是傳統的街市。

在這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式各樣的串門,不只有買賣的交往,每天總有人在門前聊八卦、議論國家大事。我想傳統的街市是門內門外最分不清的地方,總是找不到私人與公共空間的界線,因此商販時常與食環職員發生爭執。但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的街市漸漸被超市、商場取代,又或新設計的街市已沒有模糊不清的界線。有感街市特色將會消失,作者葉子騫記錄了這些街市的面貌在「十九遊街市:街市成景點的本地遊」。

書名顯然是想吸引讀者遊街市,支持本土街市。書裡首先介紹的是大埔的街市,因為作者是大埔人,當然有特別的感情。先說大埔的街市歷史,再介紹了現存大埔最古老的富善街街市(建立於 1892 年),這裡有人在文武廟前就地曬冬菇和鹹魚,不知這種風景還會留多久。書還帶讀者到港九新界離島各區舊街市遊走,均經作者細心介紹,各有特色,好像荃灣和元朗的街市內竟留有上世紀馬賽克公共藝術。

作者也記錄了青衣長發街市小商戶被領展迫走前的狀況,也去到已不復再的舊灣仔街市和中環街市門前憑弔。

作者每次遊歷完一區的街市後,都會幫襯買一些食材(可能打擾人拍照訪問),並寫下特色食譜作結。如其說是作者的遊記,更多是對社區的觀察,這是現代人未必留意到的事實與文化。作者說街市也是一種講文化說故事的工具,只是我們習以為常忽略了。

這本書沒有介紹我在街市的書店,因為書出版了我才開店。我對街市絕對有特別的情感,沒去過舊街市的人,不會感受到這裡與社區密不可分的連繫,與一般商場和商店不同,街坊會來串門、講價,就是那種沒有隔閡、模糊不清的境界。

字字研究所 word by word collective: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

門像是旅行者和地方之間那永恆的隔閡,你想盡辦法,踮起腳、蹦跳著,放低音量、不敢打擾,嘗試隔著門屏息偷聽他的真實面貌,但任憑你使盡千方百計,不過是門外漢式的觀看。

「門外漢的京都」正正是舒國治以門外漢身份,帶著外部的眼睛、適量地駐足觀察著京都。縱然他有多麼熱愛京都,卻依然享受著「在門外張望、到處徘徊、不願登堂入室」的觀察角度。如此的豁達和自省,會為他帶來怎樣獨特的風光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