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人的民族認同感有增無減。但以蘇聯時代為背景、獲俄府資助的犯罪劇集「小子的話:瀝青上的血」(Слово пацана. Кровь на асфальте),最近卻通過盜版網站和 Telegram 頻道,「攻佔」禁播俄語節目的烏國,成為當地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連續劇,年輕人尤其著迷。更耐人尋味的是,俄烏兩國官員都想禁播此劇。
劇集
|共285篇|
林喜兒:「身前身後」—— 最後的告別
2023 年尾要回顧的,是今年在 Netflix 上架、HBO 的其中一個招牌作「身前身後」(Six Feet Under)。2001 年首播至 2005 年共五季,一部以死亡出發的黑色喜劇,20 年後重溫,一點也不過時。
呂嘉俊:一本漫畫救老店
不少人有看「伙頭智多星」,日本漫畫家寺沢大介創作的作品,將廚師的工作和很多廚藝技法描寫得細緻,我的確有朋友當年看完漫畫後立志要當廚師。別小看這些漫畫、遊戲、電視電影,以及一切文本創作,它的影響力極為深遠。
林喜兒:Based on a True Story —— 與殺手同行
不知道美國人有多喜歡聽謀殺案 Podcast,Based on a True Story 主角 Ava 也是 True Crime Podcast 迷,但此劇比起「破案三人行」更黑色更瘋狂。犯罪懸疑劇重點在於誰是兇手,再加偵查過程的暴力血腥,但既然兇手早已揭曉,玩法又不同了。
林喜兒:「王冠」第六季 —— 好好的告別
「王冠」未完,這幾年間菲臘親王、英女王相繼逝世,查理斯也正式登基。世界變了,Peter Morgan 的「王冠」也變了,這一季是在英女王逝世後才拍攝,背景設定為 1997 年到 2005 年,而剛上架的第一部分四集,則集中在 1997 年戴安娜王妃在巴黎意外身亡前的八個星期。
林喜兒:「呼喚奇蹟的光」—— 值得看的是原著小說
Anthony Doerr 的「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在 2014 年出版,獲得普立茲小說獎。把五百多頁的小說濃縮成四集故事,不期望鉅細無遺、原汁原味呈現,但保留小說的核心精神大概是最低要求吧,想不到 Steven Knight 與 Shawn Levy 這個組合,會交出這樣的功課。
Moyashi:真人版阿童木
真人版「阿童木」擁有極其重大的歷史價值,價值是在於其夠「爛」。因為實在太爛,爛得手塚治虫都受不了,所以觸發了他創作動畫的念頭,才有蟲製作動畫公司,再有了 1963 年的動畫版「阿童木」。於是日本第一部國產電視動畫的誕生,可以算是由這部爛作間接催生。
林喜兒:Lessons in Chemistry —— 令人垂涎的化學課
60 年代的保守社會,一個女性在科學的世界難以生存,Apple TV+ 新劇 Lessons in Chemistry 第一集便描寫這家研究室的工作環境,女性都是秘書,而且都要參加公司的選美,Elizabeth 偏偏是性格倔強的女子,心願還是要做一個化學家。
月巴氏:1994(29)——「射鵰英雄傳」
朱茵每一齣有份參演的電視劇和電影我都有看,「都市的童話」、「原振俠」、「逃學威龍 2」、「風塵三俠」、「超級計劃」、「的士判官」…… 在她仍然有做「閃電傳真機」主持時,我甚至連籃球都不打,連好運中心都不去,每日放學,立即搭巴士趕返屋企。
紀浩基:「翱翔於天際的夜鷹」—— Netflix 粵語配音組是懷緬兒時回憶的美沙酮
原來 Netflix 近年多了粵語配音功能,更發現近來的日劇也有粵語配音,倍覺親切。我從不懷念無綫的劇集,卻懷念那些日漫日劇的配音組。沒想到 Netflix 竟補上了這空缺。
跟「老友記」說再見:Perry 演活的 Chandler
美國長壽處境劇 Friends 男星 Matthew Perry 上週被發現在洛杉磯的住所溺斃,終年 54 歲,他曾在回憶錄自爆自己與酗酒和毒癮鬥爭,但真正死因有待釐清。Friends 自 1994 年開播以來深受歡迎,即使 2004 年播出最後一季,世界各地觀眾對此劇熱潮從未減退,甚至成功吸引 Z 世代,讓觀眾層跨越時代。Perry 飾演的 Chandler Bing 如何成為經典喜劇角色,其獨有的語氣為何深入民心?
林喜兒:皆大歡喜 ——「性愛自修室」最終回
「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的成功除了是打破一般校園片的格局,大膽直接談性外,更是有趣的人物與對白,笑料十足。不過到了第二、三季,一切不再新鮮,而且愈走愈安全愈平坦。
林喜兒:Wes Anderson 四部短片 —— 重新閱讀經典文學
兒童文學作家 Roald Dahl 的作品多年來經常被改編成電影,著名的有「朱古力獎門人」(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或者是又有電影又有舞台劇的「小魔女」(Matilda),最新的是 Netflix 與 Wes Anderson 合作的四部短片。
林喜兒:經典的「甜心俏佳人」—— 前政治正確的年代
律師題材是美劇的拿手好戲,不過要數經典的話,時間要推前一點,是早前在 Disney+ 上架的「甜心俏佳人」(Ally McBeal)。以法律做骨幹,其實是以愛與性為主、關於性別與職場的喜劇,法律終究是社會規範。重溫此劇,當中的性別議題如今看來真的是另一番滋味。
【那年盛夏】反烏托邦遊戲,如何令人著迷?
電視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大結局,殺人遊戲的謎底終將揭曉。過去早有類似的影視作品,由「大逃殺」、「飢餓遊戲」、「今際之國的有栖」到「魷魚遊戲」,故事角色同樣被迫參與「反烏托邦遊戲」(Dystopian Games),在殘酷規則下自相殘殺。有學者研究指出,這類作品吸引觀眾的,不僅是對現實競爭的隱喻,還有對現代社會病徵的診斷能力。
林喜兒:Jury Duty —— 玩真玩假又玩真
Amazon Prime 免費頻道 freevee 的 Jury Duty,一開始便告訴你,這是一場假的聆訊:案件是假的,庭內所有人包括法官、律師、犯人、證人、庭警,還有這班陪審團都是演員,只有 Ronald Gladden 真的是普通市民,以為真的在參與一場審訊,卻不知道自己成為了故事的主角。這一切都是劇本,把他這個「真人」放在劇集中也是劇本。
【荷里活罷工】為甚麼編劇室不能只有 3 個人?
編寫電視節目內容、電影劇本是一項集體努力,一眾編劇透過交流,寫下令觀眾拍案叫絕的劇情,塑造出一個個經典角色。但現在製片商希望起用更少編劇,製作更多節目,這種矛盾成為近月荷里活編劇罷工的重要爭論之處。
Moyashi:海賊王真人版
Netflix 製作的「海賊王」真人版上線一星期,IMDb 8.5 分、爛蕃茄觀眾評價 96%,獲得了應該是日本動漫作品真人化有史以來最大的成功,也打破了「Netflix 改編必屬垃圾」的詛咒。
鴻若遠:「大熊餐廳」——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串流平台 Hulu 於 2022 年推出了一個小小的電視劇「大熊餐廳」(The Bear),講述一個在米芝蓮餐廳工作的年輕廚師,突然收到哥哥自殺死訊後,回到芝加哥接手廉價快餐店的故事。現今美劇以噱頭掛帥,這麼平實的小故事竟有機會被製作成劇集,實在有點難以置信。
林喜兒:Hijack 空中劫難 —— 客機題材新嘗試
關於機場、客機的題材屢見不鮮,Apple TV+ 的 Hijack 會否開創新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