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獄之中,既有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的大魔頭,也有反抗極權、遭受迫害的政治犯。可是,無論囚犯出於甚麼原因被關,很多國家都未優先安排他們接種武漢肺炎疫苗,或因讓他們最先接種而反遭非議。即使全球多例證明,這些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及健康狀況參差的監獄,早已是一個個疫情重災區。
囚犯
|共9篇|
羅本島:南非惡名昭彰的酷刑監獄
壁屋懲教職員「禤雅達」被指以酷刑虐打抗爭者,事件令人心寒,其實早在反送中運動之前,有媒體就曾揭發懲教職員迫少年犯飲尿食屎 而且毒打至聽覺受損。在獨裁政府中,沒有權力制衡之下,執法者以嚴刑拷問疑犯屢見不鮮,政治犯的遭遇就十分悲哀,很多要在政權倒台後,才能伸冤索償。南非白人專政期間,就有關押過不少政治犯、惡名昭彰的羅本島監獄。
為何荷蘭監獄少?
荷蘭有著一個不尋常的現象,該國即使將部分監獄租予挪威及比利時,仍沒有足夠的囚犯來填補監獄空間。因為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荷蘭會避免將罪犯關進監獄,並將他們轉向參與社區中針對精神病患者的護理計劃。然而,著眼於罪犯的人道權益,而不是懲罰,能否令犯人改過自新?
監獄變成高樓大廈,是福還是禍?
紐約貴為國際大都會,到處都是聳立的高樓大廈。但這些摩天大樓背後,還有一個凡人無法觸及的島嶼,裡面住著上千名囚犯。今年 10 月,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為改善囚犯的居住環境,決定重新構建能夠融入社區,佇立高樓之中的監獄大廈。然而,為何該計劃推出後,迎來了巨大爭議及反響?
在菲律賓,坐牢反而更安全?
菲律賓一間監獄早前被揭發因行政失誤,令一批在囚重犯意外獲釋。總統杜特爾特隨即警告,這批囚犯若不自動投案,警方就會把他們捉回牢房,即使生擒不成也要見屍,結果 2,221 人正式投降。奇怪的是,官方數字顯示獲釋囚犯僅得 1,914 人。這是否代表有 307 人,放棄自由「自投羅網」?
與糞同行的監獄
香港住屋問題嚴峻,大家不時戲稱相比昂貴而破落的劏房,監倉空間或許更大。但若生在美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除了因為當地房屋價錢比較可負擔,更因為當地監房狀態堪虞。麻省警司 David Tuttle 直白地比喻,這就好比在對囚犯說「歡迎來到屎坑」的同時,嘗試說服他們「我是真的想幫助你把人生撥亂反正」,毫無說服力。
為了不要因毒品而死,美國囚徒或要冒死於戒毒的風險
眾所周知,管有毒品在大部分國家都是刑事罪行,世界各地不乏為毒癮出入監獄的癮君子。濫用藥物對身心有害毋庸置疑,但強制戒毒又是否必然令身體健康?近年,美國國內就因監獄處理海洛因戒斷症的方式,議論紛紛。
【Soul Monday】乒乓助囚犯改過自新
運動助人健體強身,更可為囚犯提供走上正路的力量。在英國皇家監獄(HM Prison)中,每星期一次的乒乓球訓練,改善了囚犯的行為,更增強了他們的信心,運動成為他們通往外面世界的門票。
關塔那摩灣監獄,將成恐怖分子養老院?
專門關押恐怖份子的關塔那摩灣監獄,大多數在囚的恐怖份子年過半百,最老囚犯年紀高達 71 歲,監獄終將變成養老院。但在監獄設備限制下,這些受過嚴刑的恐怖分子,實際會得到怎樣的護老看顧,仍然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