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穩踞國際新聞頭版的伊斯蘭國(ISIS),如今幾乎消聲匿跡,敍利亞內戰亦似乎步入尾聲,令外界相信和平終於降臨。但華盛頓大學極端主義研究計劃高級研究員 Hassan Hassan 卻撰寫評論警告,敍利亞情況不容樂觀,當地局勢與 10 年前的伊拉克相近,為伊斯蘭國的重整旗鼓埋下危機。
敍利亞內戰
|共14篇|
敍利亞戰爭從何而來?何以至斯?
英美法三國日前聯合對敍利亞發動攻擊,向敍利亞發射過百枚導彈,空襲敍利亞的軍事設施以及科研中心。屈指一算,今年敍利亞戰爭已進入第 8 個年頭。戰鬥中超過 465,000 敍利亞人遇害,逾百萬人受傷。國家戰前的 2,000 萬人口,現有近半人流離失所。經常在新聞聽到的敍利亞,是國民每天活在戰火恐懼中的國家,到底敍利亞戰爭從何而來?何以至斯?
如何與俄羅斯打交道?
普京光復俄國之野望昭然若揭,西方應當如何回應?鑑於早前俄日兩國首腦會晤,日本經濟新聞評論員秋田浩之對此提出了日本視角,主張美日等國既不和解亦不封鎖,而以現實主義策略防止俄羅斯暴走。
曖昧的內戰概念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內戰(凱恩斯語)?美國獨立戰爭不是革命而是內戰,反而美國南北戰爭不是內戰?敍利亞衝突是一場「非國際性武裝衝突」?二戰之後世界兵連禍結,所謂「長期和平」並不存生?哈佛歷史系教授 David Armitage 表示,以上說法都有根據。
土耳其與 ISIS 的恩怨轇轕
新年伊始,伊斯坦堡發生大型槍擊案,釀成過百人死傷,似乎預告 2017 年土耳其仍將動盪不安。去年土耳其恐襲不斷,有庫爾德民兵策動,亦有其他武裝組織發起,但除 11 月一宗汽車炸彈襲擊,伊斯蘭國(ISIS)罕有地承認責任,有分析指 ISIS 試圖引起土國不穩,同時極力避免與其全面衝突。土耳其與 ISIS 轇轕由來已久,有恩有怨;一個固然恐怖,另一個也不全然是反恐。
陶傑:何為正邪?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遇刺,刺客高呼:「不要忘記阿勒頗。」美國總統權力交接期間,俄國和敍利亞的阿薩德政府,加強清剿叛軍,對叛軍滲透和控制的平民地區狂轟濫炸。其中以阿勒頗之戰最為血腥。
【圖輯】阿勒頗從前的光景
就在 2013 年,多個收藏重要文件的圖書館受到破壞,al-Sayyed 意識到要立即行動,盡力保存這些珍貴的資料。他開始為重要的文件和相片製作電子複本,及上載到網絡,希望能永久流傳。2014 年,他與其他義工發起了「阿勒頗國家庫存」的行動,在 Facebook 專頁作公開展覽,也讓公眾補充缺失照片中的歷史。
宣明會:孩子,別哭!
自 2011 年衝突爆發至今,已有 480 萬敍利亞人成為難民,1,350 萬人急需救援,是「當今全球最大人道危機」。今天(9 月 21 日)是「國際和平日」,縱然我們無法終止一場場無情的衝突與戰爭,卻可以為戰火中的兒童盡一分力。願我們一同記念每個仍然身陷戰火、歸家無期孩子。
樂施會:受夠了,敍利亞要停戰!
空襲過後,一名五歲敍利亞男孩被救出,在救護車上靜待救援,臉上染血,他一手輕抹臉上的血跡,像抹去泥巴那樣,抹到座位上。無聲的一幕,卻震撼著全球心靈:持續五年的敍利亞內戰已導致逾 480 萬人被迫離開家園,棲身他國,尋求庇護,仍在國內戰火中掙扎求存的人直迫 660 萬。然而,至今仍未有停戰跡象。
宣明會:戰火兒童的「悠長暑假」
每年的 7 月 12 日是「馬拉拉日」,表揚這位年紀輕輕便為爭取女性教育權利而遭受槍擊的巴基斯坦女孩。關心戰火中失學兒童的她說:「一個兒童不應因為國家陷入衝突,成為難民而失去教育機會。」全球有 5,700 萬小學適齡兒童失學,約為香港總人口的八倍。他們到底身在何處?又為何不上學?
中東奢侈品:精神健康
被戰爭影響的底層中東人,在朝不保夕的日子下,精神健康又可算得上甚麼?阿拉伯世界下人民的精神健康,在現實中會不會終歸還只是件遙不可及的奢侈品?即使健康——心理與生理健康並重的狀態,應是人人應所共享的必需品?
無國界醫生:敵人的醫生
馬爾萬,已婚,三子之父,原本在敍利亞當兒科醫生,在自己的房子開設私人診所,並向逃難的人提供免費的醫療護理。他的座右銘是:「醫治別人,但也要盡量保護自己。」
可是過去五年,單憑這句座右銘,敍利亞的醫護人員根本保護不到自己。
六項建議終結敍利亞戰爭
敍利亞戰爭開火五年,據 2 月份統計,至今有四十七萬人於衝突中死亡,每十名敍利亞人便有一人死傷;國外難民潮連同本土流離逃生者,估計高達一千一百萬人。美俄協議停火消息甫出,戰區又爆零星衝突,和平再次遠去,今後要如何應對?有聯合國特別顧問提出六大建議,呼籲各方通力合作,解決本世紀最嚴重的人道災難。
宣明會:敍利亞孩子答不到的問題
「5 年後的你會怎樣?」
5 年前,敍利亞孩子想像不到他們須撇下一切逃亡,見證暴力怎樣摧毀他們的家園。這些孩子,包括 6 歲的艾連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