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人用古代羅盤草(silphium)製作香水、調味料,甚至壯陽藥。凱撒大帝更在其金庫中囤積超過半噸羅盤草,可見時人對其之熱愛。但不到一個世紀後,這種多用途草藥已不復見,近 2,000 年來人們不斷揣測其消失的原因,早前有研究人員就提出,羅盤草其實是人為造成氣候變化的首批受害者。
植物
|共50篇|
智利漸變為半沙漠地區,如何影響城市規劃?
天乾物燥,寸草難生,正是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寫照。當地經歷長達 10 年旱災,如今就連極為粗生的青草,也成為罕見的奢侈品。政府急忙解救,包括建城近 500 年來首次實行制水,地方機構和園藝師亦改以沙漠植物群佈置。與此同時,整座城市正在半沙漠氣候之中,轉向可持續規劃。
拯救發出惡臭的屍花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嘗試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以外種植又名「屍花」的大花草屬(Rafflesia)植物,但因其生長模式極為獨特,人工養殖一直未能成功。近十年,一位印尼植物學家經反復鑽研,終在植物園的花圃培植出這種會發出惡臭的大花,但長遠來說,臭花要存續仍然困難重重。
非人道果園:折磨樹木,用意何在?
氣候問題日漸嚴峻,有科學家就透過「酷刑果園」,以不澆水、高鹽度土壤等種植手段「折磨」樹木,迫使樹木在苛刻的環境下設法生存,以找出最強壯、最高產量的基因。
【Soul Monday】香口膠機變成拯救蜜蜂的良機
這個保育計劃,由笑話開始。受到德國喜劇演員 Oliver Tissot 將舊香口膠機改造成「自動笑話機」,只需投入硬幣、轉動旋鈕即可聽到經典德式笑話的事啟發,2019 年春季,生態園丁及可持續發展物管公司老闆 Sebastian Everding 聯絡了 Tissot 表達加入的意願。除了提供笑話之外,他更開始製作野花種子膠囊機,希望為正在消失的蜜蜂,重建理想的生活環境。
咖啡與其發源地:全球最後的野生咖啡樹林
一覺醒來,匆匆出門後,很多打工仔都會選擇到咖啡店買一杯熱咖啡提提神,才到辦公室展開新一天的工作。現時我們享用到的咖啡,大部分都屬於小果咖啡,又稱阿拉比卡(Arabica),發源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的森林,後來被歐洲殖民者發現,並帶到世界各地栽種。現時全球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野生咖啡森林,在氣候變化下危在旦夕。
溫度上升 2℃,五成葡萄園將消失
多個關於氣候變遷如何影響不同作物產量的研究顯示,氣候暖化正在重塑釀酒葡萄的種植版圖。研究人員說,釀酒葡萄就像「煤礦坑裡的金絲雀」,因為它們對氣候變化有反應。
氣候炸彈襲擊,全球農業版圖大變遷
向來給人冰天雪地的印象、極少與農業有連繫的俄羅斯,自 2015 年以來,每年的小麥產量一直在 6,000 萬噸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正是來自於極端氣候成形。
李衍蒨:法證植物學(下)
植物成為調查人員尋找骨頭及屍體位置的 GPS,並提供對於死者的說詞,可能是我們較少聯想到的事,但相信這在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科技及各科學專業知識的運用,希望世界上的查案時間及難度都可以慢慢縮減!
李衍蒨:法證植物學(上)
透過植物的生長環境,除了可以得悉這些無聲證人的所在地,更能協助我們回到事發的一刻。當中應用的專業知識是法證植物學(forensic botany)。顧名思義,就是將植物學的知識運用至罪案調查,亦即嘗試了解遺骸附近的植物,以推斷它們在當時情況的價值。
草藥拯救阿爾巴尼亞經濟
自疫症大流行以來,基於防疫及健康的需要,各地對藥用植物的需求急促上升。相關趨勢帶動阿爾巴尼亞的草藥行業蓬勃發展,並成功拯救國家因旅遊業停擺而出現的經濟危機。
語言消失,醫藥知識同告消失
聯合國指出,全世界 7,400 種語言中,預計有 30% 以上到本世紀末將會消失。一種語言消失,不僅是聲音、符號,甚至是相關文化沒落。有研究更指出,若失去原住民語言,連帶流傳下來的藥用植物知識及療法或會因此失傳。
多肉植物天堂,也是盜摘者的天堂
多肉植物憑著其厚實、「治癒」的外表,深得全球種植者的喜愛,他們更會著意收集不同奇珍怪狀的「肉肉」,但這種厚愛已漸漸影響到珍貴多肉植物的生存空間。據「衛報」專文報道,市場需求促使盜摘活動頻繁出現,再加上全球氣候危機,目前已威脅到南非北開普省理察斯維德(Richtersveld)的獨特多肉植物。
解決加州山火法寶:種蕉?
每當踏入 8 月,美國加州天氣酷熱且氣候乾燥,容易引發山火。去年 8 月,當地多處爆發大規模山火,燒掉 400 多英畝土地,造成 33 人死亡。2018 年的那場山火就更加嚴重,奪走 100 人性命。近日,加州州長表示會撥出 5.3 億美元,提前準備今年的山火季節。同時,很多研究人員提出各種方法應對山火,當中有人別具創意地建議政府種蕉。
這植物,內含製電池用的重金屬?
採礦業對當地環境構成破壞。當礦區開採完畢,留下的可能是一片含有大量有毒重金屬的荒地。澳洲昆士蘭大學可持續礦產研究所(Sustainable Minerals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 Antony Van der Ent 博士,就一直尋找能吸收土壤中大量重金屬元素的植物,希望藉此為礦場解毒。
為塞舌爾海椰子「留種」
位於印度洋非洲東岸一帶的群島國家塞舌爾,其中兩個島嶼有一種特有植物 —— 海椰子。海椰子種子是全世界最大最重的種子,可重達 25 公斤、長至 50 厘米。這顆狀似臀部的塞舌爾珍寶,早在去年疫情大流行前已是黑市暢銷品,導致島上保護區偷種子事件頻生;當地組織現正想辦法為海椰子「留種」。
橡膠若是短缺,該怎麼辦?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橡膠,車胎、鞋底、橡筋、避孕套,甚至醫護的個人防護裝備,均由這種柔韌而高度防水的材料製成。但據 BBC 新聞報道,氣候變化、全球價格暴跌及疾病正威脅世界各地的橡膠樹供應,科學家目前急需尋求替代品。
對植物說話的意外功效
與家中寵物說話及互動,得到熱情回應是平常事。但與植物聊天會否得到同樣效果?「衛報」澳洲撰稿人 Seetha Dodd 在疫情期間,在家與蘭花相處 1 年,經常對其說話,最終得到它以盛開作為回報。
讓癱瘓病人復健,全靠蘆筍?
從食物中提煉出科學原理,除了傳說中牛頓的蘋果外,還有蘆筍。渥太華的生物物理學家 Andrew Pelling 便在一次煮飯時,注意到蘆筍的纖維結構,或可用來重建活組織。
菲律賓「植症大流行」中
在家千日好,久了卻覺悶。想為住所增添生氣或新意,放些花草確是不錯的選擇。但在菲律賓,由於居家抗疫而帶動的園藝熱,卻對環境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壞 —— 一些植物價格被炒高 3,000%,部分賣家甚至深入森林及山區,挖走瀕臨滅絕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