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

|共21篇|

人工反射陽光有效解溫,為何至今無法實行?

全球暖化,極端高溫天氣頻率增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案?太陽地球工程一直備受科學界討論,遮暗陽光可能是扭轉氣候問題方法之一,但具體如何運作?既然地球工程的方法能改變全球暖化的趨勢,為何仍有人反對?

未來太空食品:當呼吸可以製成食物

以往太空人執行任務時,在機艙只能吃包裝食品,或者吃太空站種植的生菜。美國太空總署(NASA)正研發新的太空食品,解決太空人的飲食問題,配合他們執行長時間的太空任務。NASA 近年便舉辦比賽,邀請企業協助開發可持續太空食品的方法,比賽現已進入決賽階段,有入圍公司開發 「呼吸製成食物」技術,帶來全新可能。

來一場實驗:亞馬遜雨林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

在巴西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實驗,透過提高環境二氧化碳濃度,協助各界了解生態系統的變化。亞馬遜雨林如何吸收大氣的溫室氣體排放?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樹木有甚麼影響?了解這些,將有助預測雨林在未來幾十年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採藻機械人:化解海藻危機的希望?

從墨西哥灣到非洲西岸的剛果河口,馬尾藻帶幾乎橫跨整個大西洋,最近還漂向美國佛羅里達州,大量堆積海灘上造成惡臭。過去 10 多年,大西洋馬尾藻帶快速增長,範圍大到太空都見得到,過度生長也帶來各種問題。英國初創公司就提出用機械人收集馬尾藻,令它沉入海底。

基因改造樹木,解決氣候變遷的新招數?

在美國喬治亞州南部一處低窪地帶,數名工人種植了一排排白楊樹,但這些不是普通的樹木,而是經過基因改造、生長在潮濕土壤中的白楊幼苗,可以製造成木材,同時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迄今為止,中國是唯一種植大量基因改造樹木的國家,白楊樹可能是美國首次在實驗室以外種植的基因改造樹木,研發過程中有何挑戰?

空氣、水、電提煉蛋白質:芬蘭初創的「環境革命」

當傳統農業需要大量土地,導致棲息地喪失和森林砍伐,可能對環境造成破壞,芬蘭初創公司 Solar Foods 就注重食物來源和製造過程。這家公司研發出一種新的生產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即從水、空氣、電力提煉出一種名為 Solein 的蛋白質食物,且製作過程不涉及任何農業活動和碳排放,貫徹可持續的食物生產理念。

儲藏再生能源的新辦法:二氧化碳

近年,氣候變化已經登上國際政壇的重要議程,全球 70 多個國家都制訂了「淨零排放」目標,跨國投資者放眼綠色經濟的未來,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進度,正是各國能否達到減排目標的關鍵一環。「麻省理工科學評論」報道,有意大利初創企業正致力研發把可再生能源儲存在二氧化碳,令有關發電技術更能滿足工商業需求。

認識甲烷:為何是最強溫室氣體?

美國總統拜登上週於經濟氣候論壇中表示,美國正在與歐盟合作,承諾在 2030 年前將全球甲烷排放量減少近 3 分之 1。拜登未透露還有哪些國家已承諾參與,但就邀請各方一起在格拉斯哥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宣佈共襄盛舉。為何應對氣候危機,首先要對付甲烷?

中國五年規劃 —— 零碳如期?

去年,中國承諾會於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高峰後,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正在北京召開的人大會議公佈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當中亦提到這個「達峰行動」。不過有專家質疑,2030 年才開始減碳,可能來得太遲。

打瞌睡不是你的錯,元兇是二氧化碳?

你是否有過以下的經歷:上課或辦公時總昏昏欲睡?躺在床上卻愈睡愈累?出現這些情況,或許不是因為你懶,而是與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有關。近日一個在期刊 Nature Sustainability 發表的科學研究發現,即使是低濃度的二氧化碳,也會對我們的認知表現、腎臟、血管和骨骼健康造成影響。

碳排放上升,魚更難適應環境?

通過嗅覺,我們可以聞到食物新鮮或腐壞,乃至他人的費洛蒙,找到人生伴侶。嗅覺更是部分物種賴以存活的重要感官。不過其中,魚類的嗅覺功能正受威脅,甚至可能消失。英國科學家近日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警告假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魚類將在本世紀末,開始失去辨別氣味的能力。

全球暖化,食物有責?美國 8 種最具破壞力的食材

世界正為全球暖化所苦,美國人想要解決問題,卻發現溫室氣體來源極為「多元化」,基本小至吃一頓飯,也會造成不少碳排放。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根據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部門的污染數據,公佈了一份關於美國食品和氣候變暖污染關係的報告,選出具氣候破壞性的常見食品。

木材作建材,更環保?

一車車木材從森林運出,是發展中國家司空見慣的事。一般來看,木材與砍伐森林脫不了關係,而砍伐森林又是嚴重的環境問題,它既會破壞生態系統和棲息地,也是氣候變化的一大「推手」,怎看都不會是環保建築的選項。不過,多得人類留下龐大的碳足跡,木造建築現時熱潮再起,甚至被奉為唯一重要的可再生建築材料。

全球食物營養大倒退

科學家長年的研究反映,碳排放不單導致全球暖化、海水上升、氣候異常……更可能正逐漸淘空人類飲食應含的營養。到了 2050 年,全球會有 1.5 億人蛋白質不足,1.38 億人鋅不足,埋下危害產婦和嬰幼兒健康的隱憂,10 億位母親和 3.54 億名幼童將居於食用鐵質不足的國度,加劇廣泛貧血問題。而這一切,都是二氧化碳上升而導致全球食物營養倒退的惡果。

水壩霸氣,還排廢氣?

本來以為水力發電零排放,全球以皆落重注,水力發電源成為多種綠色能源最受看好的一種……不過,有研究指出造壩蓄水的水力發電不是百份百環保,即是話破壤生態、迫遷住民、摧毀文物、下游岸崩、水質變差、及花上巨款(到底涉及哪一項,則視乎在那地,由那個政府,建造那條水壩)過後,原來一樣會有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