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珊:本地洛神花造醬,酸酸甜甜好開胃

A+A-
在家沖一杯洛神花茶,在餅乾上塗上果醬,健康又好味。

潮濕的日子,乍暖還寒,容易令人疲倦,喝一杯洛神花茶或吃甜點,甜中帶酸,瞬間解春困!去年秋天,這批產自元朗河背農圃的洛神花,長出結實飽滿的花萼。過百斤的收成,配上檸檬汁和冰糖一同加工,煮出 200 樽惹味的果醬。策劃產銷果醬的「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SEED)希望,藉此增添農產食用價值,讓大眾一同發掘在地農產的獨特滋味。

SEED 在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資助下,於 1999 年正式成立,日常服務包括協助開墾有機農場、租田給農夫耕種、舉辦農夫培訓班等。每逢星期三,該組織亦會在中環碼頭舉辦有機農墟,讓農夫以相宜價錢租用攤檔推銷農產品。

2021 年開始,該機構營運的河背農圃,利用自家產農作物,學習不同加工方式,例如醃漬、曬乾及釀酒。經過不斷嘗試,去年選定種洛神花,正式推出自家製品。

小男孩去年當上小義工,協助組織採收洛神花花萼,捧著一籃收成,格外滿足。 圖片來源:受訪機構提供

這次項目共種植 34 棵洛神花,到收成期,組織邀請義工們一起採摘成熟的花萼,再將花萼脫去種子部分,方便儲存及烹煮。大人和小朋友在去年底一同採收,在洛神花田間穿梭,玩得不亦樂乎!

這樽名為「本地農夫系列」的洛神花醬,強調「純天然、無添加、香港製造」,每樽分量為 100 毫升,味道甜中帶微酸,花萼煮得軟熟,入口即溶,無論用來沖茶喝、塗在餅乾或奶油蛋糕上,這股獨特的酸味皆能帶出清新口感。

洛神花花朵呈粉紅色,早上開花,日落時份便凋謝。

談及種植洛神花有甚麼挑戰,SEED 指雖然洛神花屬易種品種,但去年秋季雨水特別多,種植過程經歷炎夏及風雨較多的時節,好些枝葉被強風吹斷,需要逐棵用竹枝扶植,還有蟲害的侵襲,所以最終產量、人手需求與預計有偏差,使高峰收成期時未能有足夠人手應付人手採摘、去核、清洗等工序。

幸運地,組織邀請到義工們協助採收,以及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的老友記的合作共學,令問題逐一解決。

此外,由於需在持牌工廠加工,小量生產的加工產品只能配合工廠檔期,一次過小量製作。因此,洛神花需要先做前期加工,再以急凍方式儲存以配合檔期,對組織來說是一次學習和汲取經驗的過程。

遇上農產豐收,要短時間出售確是不容易,將農產品加工,一來可延長食用期,亦可建立農場品牌,不過,整個生產流程較預期繁複。SEED 表示,若小農戶要試行有一定難度,組織期望,本地小量生產相關規定能夠簡化,像外國般可以容許家庭式小量生產兼銷售,更能配合本地農夫需要。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獨立記者,熱愛走訪農場與餐桌,分享生產者和社區故事。近期著作:「菜包裡的人情味 —— 社區支持農業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