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接連出現注射科興疫苗後死亡及嚴重併發症個案,市民對疫苗安全性信心大減,更出現「退針潮」,而目前 16 歲以上人口接種率只有 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希望提供誘因鼓勵巿民接種疫苗。事實上,俄羅斯也曾向民眾提供注射本土疫苗的誘因,包括開放全民接種,並在百貨公司等地方設有免登記注射點,接受完注射更可得到朱古力雪條作獎勵,但當地的接種率仍是處於低水平。
醫療系統
|共15篇|
挪威式治療:用藥以外,精神病患尚有其他選擇?
大部分精神病患者發現,借助強效藥物能夠阻止妄想及幻覺,從而如常生活。可是,約有兩成病人會有不良反應,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包括極度疲乏、體重減輕、膽固醇增加及糖尿病。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在長年為強迫治療困擾的挪威,如今透過其國營醫療系統,向病患提供無藥療法的選擇,但成效又是否理想,甚至值得外國借鏡?
醫療體系崩潰關鍵:市場失靈?
2 月 4 日,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有意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以應付公營機構醫生短缺問題。申請人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在認可醫學院畢業,據指認可名單共有 100 多間學府,包括多間中國大學。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就憂慮,非本地培訓醫生質素參差。究竟香港是否缺乏人才?要理解香港醫療體系問題,或要從一個經濟學概念入手:市場失靈。
另一個抗疫戰場 —— 醫院洗衣工場
武漢肺炎對全球醫療系統造成沉重負荷,日以繼夜與疫症搏鬥的卻不只有前線醫護。以法國為例,現時平均每日新增逾 20,000 宗感染個案,醫院的洗衣場亦成為抗疫戰場。工人每天「全副武裝」,洗滌及烘乾數量驚人的髒衣和床具,危險而繁重的工作為他們帶來莫大壓力,外界卻對這些所知甚少。
【醫療系統崩潰中】墨國病人「送院」即「送死」
墨西哥的醫療系統長期崩壞,導致醫護及設備嚴重短缺。結果當武漢肺炎襲來,無論是不幸「中招」也好,其他傷患也好,送院反而等同送死。有男士被經驗不足的護士誤拔呼吸器而喪命;有病患因無人監控其生命跡象,死於敗血性休克;一些病人被「棄置」於病床數小時,導致呼吸管被堵塞。救命不成反奪命,如斯荒謬,何以至此?
新世紀窮人:一身頑疾的長壽
時移世易,不僅富有國家居民愈來愈長壽,貧窮地區人士死亡率亦大大降低。這聽來是件好事,但除了智慧和尊重,老人家積累的,還有各種慢性病。若百病纏身,卻無法獲得合適治療,長壽則未必是福。先進國家的醫療系統已為應對老人病下了一番苦功,但發展中國家,又準備好了嗎?
政府對症下藥,疫情卻無法收拾的秘魯
面對武肺來襲,相比起拉丁美洲諸國,秘魯行動迅速,總統比斯卡拉早於 3 月 16 日宣佈封鎖全國,但病例始終有增無減。專家分析認為,問題或出自人民,以及政府過往對公共事業的忽視。
武肺大流行,美國醫護卻在放無薪假
醫療系統的出現,是救急扶危,還是數字遊戲?當世界醫護人手極度短缺時,香港有兼職護士面臨失業,美國有護士被迫放無薪假,醫生則被削減工時,只因武肺來襲期間,非緊急醫療服務停頓,醫療保健公司收入銳減,為節省成本,只好向醫護開刀。
醫院「爆煲」,法國改裝流動 ICU
醫院「爆煲」時,除了建臨時醫院、不斷增設病床,還有何良策?法國高速列車車廂,就變身深切治療病房,將武肺患者轉送至受影響較小的地區醫院。「華爾街日報」報道更指,若下一波感染到來,此新模式或可讓各地借鑑。
陶傑:若非洲也索償
武肺全球化,歐洲美國淪陷之後,全球關注非洲災情。
抗疫要在爆發前?意大利醫療不堪重負
意大利疫情持續嚴峻,整個意大利北部醫療護理系統超負荷運作。「紐約時報」報道指,在醫院工作的醫生護士,甚至在醫療資源緊拙的情況下,被迫決定救治部分病人、放棄其他病人。
極權政府清算醫護的後果
武漢肺炎的威脅,再次告訴大家醫護專業對社會的重要性。在這次危機中,醫護史無前例參與罷工,促請政府封關,早前「蘋果日報」公開特首辦呈交的抗疫報告,就暗示要對參與的醫護秋後算帳。不過,2018 年,知名醫學期刊「刺針」曾刊登一份報告,以尼加拉瓜作例子,警告一眾極權政府,因政治原因清算醫護人員的話,只會令醫療體系崩潰。
紅眼:在壞掉的人工智能與壞人之間
擾亂社會秩序,破壞法治的,到頭來並不是人工智能,卻仍然是人類。
Mo 爸:英國被迫接受海外醫生免試?
一方面歐盟醫生能改善人手不足問題,但一方面某些歐盟醫生又為整個醫療系統帶來不少的負擔。人救多了,但整體系統上所需的資源卻也增加了,而事故亦同樣多了。究竟質量重要還是數量重要?
英國醫生:10 分鐘診症時間太少
香港公立醫院的門診長期處於「爆棚」狀態,病人等待好幾個鐘頭,只換來數分鐘的診症時間。英國也有類似情況,據「衛報」報道,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會,對普通科醫生每位病人診症時間平均只有 10 分鐘深感不足,提出延長至 15 分鐘,令患者有更多時間與醫生討論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