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症時代,為何各國醫療系統更趨崩潰?

A+A-
1 月 10 日,載著病人在皇家倫敦醫院外等候的救護車。 圖片來源:Mike Kemp/In Pictures via Getty Images

大流行期間,各國醫療系統均增加隔離設施以減輕負荷,結果在歐美多國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然而,進入後疫症時代,許多發達國家的醫療系統反而愈趨崩潰;「經濟學人」遂蒐集多方數據作剖析,揭示它們正面臨大流行所帶來的「後遺症」。

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資料,COVID 爆發前,需緊急而非即時救護的病人(包括中風和心臟病發患者),等候救護車平均需時 20 分鐘,現為 90 分鐘。去年,意大利的醫院輪候名單人數比 2020 年大幅急升。在澳洲新南威爾士州,由護理人員轉介至急症室需等候超過 30 分鐘的病人,比例由 2020 年的 10 分之 1,上升至去年第 3 季度的 4 分之 1。而在加拿大,由診斷到轉介治療的平均需時更延長至半年而創歷史新高。

最富裕國家的醫療系統亦正飽受壓力。於瑞士,免費的重症監護床位比大流行期間大部分時間還要少。德國亦因患者數目急升而削弱重症監護能力。在新加坡的綜合診所,平均輪候時間由 2021 年底約 9 小時,增加至 2022 年的 13 小時。美國的平均住院率最近首次超過 80%;即使疫情最嚴峻時期,各州病房病床佔用率達 90% 的個案仍不多,但去年 11 月初已有 17 個州因患者人數劇增而出現此情況。

醫療保健系統崩潰,更令死亡人數遠超出正常預期。許多發達國家於 2022 年的死亡人數,甚至比 2021 年爆發多波疫情時更多。現時歐洲每月死亡人數比預期高約 10%;自去年 9 月起,德國的每週死亡人數就比正常水平高出逾 10%,12 月初更上升 23%。

「經濟學人」認為,現時醫療保健系統面臨的困境與資源不足無關。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大流行之前,醫療支出佔成員國(主要為富裕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不到 9%,現時將近 10%;20 個統計國家中,18 個於 2021 年的人均醫療支出為歷年最高,主要是用於抗疫;6 個國家於該年的醫院就業人數比大流行前一年高出 9%,其中加拿大和美國,就分別有破紀錄的 160 萬和 530 萬人從事醫療保健。

然而,醫療部門的效率卻顯得「事倍功半」。美國醫院和門診提供的服務數量,僅比大流行前高 3.9%,而整體經濟增長為 6.4%。英格蘭的預約手術數目略低於大流行之前水平;澳洲西部截至去年 11 月的兩年間,延遲手術的個案比例由 11% 躍至 24%。有學者批評,許多國家醫護人員仍須嚴格遵守多項 COVID 防禦措施而拖慢整體運作;而隔離 COVID 患者亦限制了床位分配。醫學期刊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調查發現,美國在 2020 至 2021 年間,出現最少 1 種職業過勞症狀的醫生人數上升逾 20%。

解封後,人們對醫療系統的需求爆炸,導致其崩潰的關鍵,因封鎖期間較少機會接觸細菌病毒以致免疫力下降;而一些地區性的病原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亦更加肆虐。另外,許多人在大流行期間因害怕感染 COVID,或因當地醫院拒絕接收非 COVID 患者而延遲治療。2020 年,意大利的癌症診斷率比 2018 至 2019 年下降約 40%;美國由常規檢查而發現的癌症比率亦顯著下降。醫學期刊 Lancet Public Health 估計,未來 20 年,澳洲因大腸癌而死亡的人數或比大流行前高近 10%,部分原因正是延誤治療。

另一方面,COVID 對醫療系統造成的負擔仍未消除;智囊團財政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估計它將使 NHS 的可用床位數量減少 2% 至 7%。華威大學的 Thiemo Fetzer 和劍橋大學的 Christopher Rauh 研究表明,每 30 個 COVID 死亡個案,就有一個非 COVID 患者因「護理質量下降」而死亡。隨著人口老化以及 COVID 成為更長遠的威脅,各國醫療保健系統如何回復大流行之前的服務水平,將成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