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期刊:「超額死亡」才是追蹤疫情的最佳指標

A+A-
圖片來源:Bertha Wa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截至 2022 年 2 月 22 日,香港累計超過 6 萬宗 COVID-19 陽性檢測個案,總死亡數字為 336 宗,單日本地確診個案亦高達 6,211 宗。基本上自 2020 年初疫情爆發至今,我們每天都會聽到相關匯報,但甚少提出質疑。今年 2 月,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發表編輯評論,指「超額死亡」(excess death)才該是追蹤疫情的最佳指標,比起死亡和確診數字更精確有用。

「英國醫學雜誌」編輯提出的理據很扼要。COVID-19 疫情所造成的破壞,並不止於染病和死亡,同時為個人和整個社群帶來各種直接間接、長期短期的影響。死亡數字只可以反映病毒一些即時而直接的後果;同一時間,醫療系統其實還面對諸如總體入院數字急升、呼吸機需求大增、深切治療(intensive care)需求爆煲等眾多問題。當然,病人也可能要面對中長期的健康毛病,包括失去味覺嗅覺、慢性疲勞、呼吸不暢、胸口作痛和心律不整等等。

再者,這場疫情已經不單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各國政府一連串抗疫措施,例如強制口罩令、疫苗接種計劃,甚至強制疫苗令,已經大大改變社會、經濟、政治等多個範疇。嚴格的政策令人口流動明顯減少,確實紓緩了空氣污染問題,令到交通意外死亡數字下跌,但同時也阻礙正常的公共衛生服務,醫療物資大為緊張,很多病人無法如常獲緊急或非緊急治療。而如果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和精神病人得不到適切照顧,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而且,因為種種原因,現時各地政府所匯報的「確診死亡數字」,很多時既不全面又不準確。首先是資源局限問題,政府通常不會為每一位死者做病毒檢測,難以明確點明死因。再者,即使有資源做大規模檢測,病毒檢測還是存在技術漏洞,假陰性、假陽性的情況並不罕見,造成統計時錯誤劃分。更甚,連「確診死亡」的定義也會時不時浮動,在 2020 年 7 月,英格蘭國民保健署就修改定義,確診首天起 28 日內死亡才歸類為確診死亡,自此死亡數字大跌 73%

「英國醫學雜誌」編輯認為,計算一個社會的總體死亡數字,才是更合理的指標,不會受統計方法和定義的誤差影響之餘,又能捕捉疫情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文章提出「超額死亡」的概念,以疫情期間的死亡數字,扣除假設沒有疫情之下的預計死亡數字。當然,如何估算死亡數字的基準線亦是一道難題,有報告會直接選擇用疫情前一年,即 2018 年的數字,又有報告會選取前幾年的平均數。編輯指出,大家應考慮人口結構和整體死亡率趨勢。

文中提出一個設例:假如國家甲和國家乙人口結構一樣,統計 COVID-19 確診死亡數字同樣精確,前者報告有 1,000 宗確診死亡,後者則有 1,500 宗,大家就會認為國家甲的抗疫工作比國家乙更有效。可是,當計算超額死亡後,原來國家甲數字高達 1,900 宗,而國家乙則是 1,700 宗,大家就會發現國家甲在抗疫的同時,忽視了疫情所帶來的其他影響,甚或可能是出於政治原因而漏報確診死亡數字。

其實,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也正著手研究 COVID-19 造成的超額死亡。美國「經濟學人」雜誌也會定期更新各國的超額死亡數字,截至 2 月 21 日,按每 10 萬人計算,情況最嚴峻的國家或地區是保加利亞(948)、塞爾維亞(762)和俄羅斯(748),最成功的是紐西蘭(-52)、澳洲(-52)和毛里裘斯(-43),另外台灣(-15)和新加報(-3)的死亡數字也不升反跌,表現位居全球前列,而香港的數字則是微升(32),與卡塔爾(29)、蒙古(32)和巴勒斯坦(29)相約,中國則沒有確實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