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殼貝類,怎樣抵抗人類胃口而不滅絕?

A+A-
秘魯利馬一家海鮮加工場。 圖片來源:CRIS BOURONCLE/AFP

人類食用貝類的證據,可以追溯到至少 16.4 萬年前。考古學界甚至認為吃貝類是定義現代人類的行為之一,而且讓智人得以適應生存環境,可能是人類走出非洲的關鍵食物。人類吃過數之不盡的貝類,捕撈技術亦愈來愈進步,但為甚麼超過 800 種雙殼綱(Bivalve)動物仍能抵住血盆大口,不致滅絕

801 種雙殼綱貝類,3 大特徵

伯明翰大學地理、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黃珊和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古生物學家 Stewart Edie 等學者,日前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合著研究。研究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生產數據庫所列 81 種人類捕撈的雙殼綱貝類,再加上主要分佈於熱帶、溫帶西太平洋、印度洋等監測範圍外地區手工漁業捕撈的 720 種,得出人類共利用 801 種雙殼綱貝類。

研究指,雙殼綱貝類的捕撈量不斷增加,但對這一種群之過度捕撈等問題造成的影響卻未有充分研究,缺乏直接評估及保護行動。不過就結果而言,Edie 認為十分幸運,因為這些物種吸引人類的某些特徵,同時也能降低自身滅絕風險。研究發現,人類捕撈的雙殼貝類有三種特別之處:體型往往較大、在較淺水域出沒、分佈的地理及溫度範圍更大。

人類已開發的雙殼綱,多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主要海岸線上;熱帶西太平洋為數最多,是全球雙殼類最豐富的地區。這種分佈情況反映牠們的適應力之強,有助牠們抵抗因自然因素而導致之滅絕。同時,淺水區含氧量通常比深海豐富,有利雙殼綱貝類生存。至於體型較大則與繁殖能力高有關,有助促進種群補充數量。但黃亦指:「諷刺的是,雙殼綱物種不易滅絕的一些特徵,也使牠們成為更吸引的食物來源。」地理及溫度範圍更廣,人們就更易捕撈之,體型更大則是更理想的營養來源;牠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物種再強大,總有天難敵人類之口

黃擔心,不成比例的人為因素,最終仍有可能消滅這些強勢物種。研究就提出,在熱帶東大西洋、溫帶東北及東南太平洋,已開發雙殼綱的內部脆弱程度(intrinsic vulnerability)較高,意味著種群恢復數量的速度更緩慢,而當中牡蠣科和扇貝科佔比最高。美國大西洋海岸中部的車薩比灣(Chesapeake Bay)、三藩市灣、澳洲悉尼海岸的植物學灣(Botany Bay),就因為商業捕撈模式,導致當地生蠔數量銳減

研究提醒:「那怕是繁殖力最強、分佈最廣的雙殼綱動物,也無法承受劇烈的工業開發。」即使物種整體滅絕危險度低,亦不應因此自滿,更不應加強開發,因為持續施加人為影響,有可能破壞物種固有的抗滅絕能力。Edie 表示:「雖然許多我們愛吃的雙殼動物較不容易滅絕,但我們必須謹慎打理牠們和環境氣候,確保未來還能夠繼續享用這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