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肺炎支原體感染激增,是防疫後遺?

A+A-
攝於 11 月 23 日,中國重慶一家兒童醫院。 圖片來源: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中國多地近期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官媒報道指,有關病例連日激增,其中兒童感染最嚴重,而且感染時間比往年更早,兒科醫生警告今年支原體肺炎可能會大規模爆發;相關情況引起世衛(WHO)關注,並要求中國提供有關更多資訊。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細菌,可藉由破壞喉嚨、肺部和氣管的呼吸系統內壁導致疾病,感染最常見於年輕人和學齡兒童。事實上,有研究團隊早在今年 6 底發表於「刺針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的研究中提醒,自大流行以來消失不見的支原體肺炎,有可能捲土重來

「我們假設支原體會捲土重來,問題是何時。」

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前,肺炎支原體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原因之一。報告指出,2017 至 2020 年間,全球肺炎支原體發病率為 8.61%;到 2020 至 2021 年間下降至 1.69%,其他病原體傳播率同樣較低。研究認為這個趨勢是因為「針對 COVID-19 的非藥物干預措施(NPI),大幅減少肺炎支原體的傳播」。

11 月 27 日,北京一所兒童醫院外。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有趣的是,NPI 陸續放寬或終止時,肺炎支原體發病率繼續下跌至只有 0.70%,其他病原體感染卻在社區增多。研究數據指出,2022 年 4 月 1 日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期間,在歐、亞、美、大洋洲 23 個國家 42 個地方所收集、總共 212,207 次核酸檢測中,只有 214 次檢測出肺炎支原體。

感染再起,可能會影響全世界人口

從這份幾個月前發表的研究來看,肺炎支原體似乎要從流行病學視線中消失。但當時研究第一作者、蘇黎世大學兒科醫院傳染病專家 Patrick M. Meyer Sauteur 已表明:「我們假設支原體會捲土重來,問題是何時。」研究又提醒,如果該病原體感染再起,可能會影響全世界人口,因為過去 3 年人們未接觸過肺炎支原體,可導致罕見重症及肺外表現(extrapulmonary manifestation)增加。團隊特意作持續監測,並在本月 23 日再發表報告,指出今年 4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的半年內,上述四洲支原體肺炎發病率已升至 4.12%;其中歐、亞發病率明顯高於美洲和大洋洲。

媒體「瑞士資訊」(SWI swissinfo.ch)近日也稱,瑞士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已創下紀錄。Sauteur 團隊的研究報告指,歐洲最常檢測到支原體感染的地方有丹麥、瑞典、瑞士、威爾斯和斯洛文尼亞;亞洲則為新加坡。不過研究提供的相關數據並未涵蓋中國。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本月 24 日發佈的通知稱,「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我國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活動逐步增強」。不過世衛本月 23 日一份新聞稿卻稱,數據顯示中國「自 5 月以來,由於支原體肺炎,以及自 10 月來,由於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而就診和住院的兒童人數增加」。新華網 10 月 24 日引述「中國日報」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兒科醫學部副主任及兒童泌尿外科主任周輝霞的說法,也稱肺炎支原體感染導致的就診人數「從 5 月開始上升,8 月起快速增長。10 月初國慶假期以來,這波浪潮顯得尤為猛烈」。

中國支原體肺炎發病率上升的確切時間有待進一步整理,目前專家們均認同的是,取消之前的 COVID-19 防疫限制,是導致這次呼吸道疾病爆發的原因,而且可能持續。倫敦大學學院基因研究所所長 Francois Balloux 表示,中國可能正經歷一波兒童呼吸道感染潮,原因是當地經過多年長期封鎖,終於迎來首個沒有防疫限制的冬天。聯防聯控機制的通知也預計,「流感將出現全國冬春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體感染未來一段時間在部分地區仍將持續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