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梅毒再起,至今原因不明?

A+A-
美國一名醫生正為梅毒患者檢查。 圖片來源:Bonnie Jo Mount/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1495 年,梅毒在歐洲首次爆發,起初 100 年情況的比現代梅毒嚴重得多。直至 1905 年,德國動物學家 Fritz Richard Schaudinn 和皮膚科醫生 Erich Hoffman 確認梅毒的病原體 —— 梅毒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打開了治療之門。然而,專家原本認為已在衰退的梅毒,目前正以驚人速度在全球傳播

感染梅毒的症狀可分 4 個階段:最早期特徵是感染部位出現無痛潰瘍,第 2 期可能會出現皮疹或喉嚨痛。梅毒在前兩個階段傳染性最強,且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果嚴重。到第 3 個階段病毒或會潛伏或隱藏數年,原有及繼發症狀消失,此時不會有任何明顯症狀,但梅毒細菌仍在體內,並有可能在第 4 個階段造成失明、失聰、心理問題、喪失記憶、心臟病、神經性梅毒(neurosyphilis)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只要正確使用抗生素如青黴素,特別是在早期階段接受診治,便可治癒此病。

我們以為即將消除梅毒……

巴黎 Orfila-Rouvière 博物館的梅毒患者蠟像複製品。 圖片來源:JOEL SAGET/AFP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全美梅毒個案到 1998 年已下降 86%,發病率屬歷史低位。當地曾發起消除梅毒計劃(Syphilis Elimination Effort),CDC 傳播疾病預防部門主管 Leandro Mena 日前受訪指:「15、20 年前我們認為即將消除梅毒,但現在發病率不斷上升,是過去 20 年從未見過的趨勢。」今年 4 月,美國公佈性傳播感染(STI)數據,當中梅毒病例增幅最大,2020 至 2021 年間病例激增 32%,達過去 70 年來發病報告數目最高水平。梅毒個案急增之勢還席捲全球多地,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新增梅毒病例達 710 萬宗,去年英國病例也達到 1948 年以來最高水平的 8,692 宗。2020 年澳洲的梅毒研究亦反映,發病率比 2015 年的記錄多近 9 成;去年全澳收到 6,251 宗梅毒傳染病例報告,其中 5,443 宗為原住民病例。

CDC 警告,梅毒感染未有放緩跡象,且有「令人震驚的」新趨勢,推動個案激增。女性懷孕期間將梅毒傳染給孩子的個案增長尤其明顯,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可導致死產、嬰兒死亡或有終生健康問題,而在 2020 至 2021 年間,全美先天性梅毒病例便上升 32%。過去數十年,大多數梅毒病例發生在同性戀、雙性戀及其他男男性行為者當中,但目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部分地區,男性病例正在減少。與此同時,全球女性病例增加,繼而推高先天性梅毒發病率;2021 年整個美洲共有 3 萬宗母嬰傳播病例,泛美衛生組織(PAHO)的衛生官員形容,數字「高得令人無法接受」。

約會程式也是傳播推手

日本亦見相關感染病例突然增加,去年約有 1.3 萬宗,創 1999 年開始追蹤梅毒個案以來最高數字。2020 年,研究人員提出日本梅毒發病率,與人們使用約會應用程式有關。醫生尾上泰彥早前受訪也指,從其治療患者的第一手經驗來看,的確有此可能性。一名患上梅毒的 25 歲男子便透露:「疫情令我沒有太多機會認識別人,孤獨之下開始使用交友應用程式,遇到不相熟的人,最終發生很多一夜情。」惟他表示:「感染性病實屬不幸,但這不會令我告別程式或一夜情。」

日本放送協會 (NHK) 亦報道,當地許多病例與性行業有關。一名 20 多歲的性工作者自稱,去年 5 月接受性病例行檢查時梅毒呈陽性,相信是被客戶感染。她指任職的風俗店受疫情影響而客量大減,改為只聘用願意進行「無套性行為」的女性,提供這類高危性服務的店舖亦有增加趨勢。「我擔心感染性病,但必須承受這些,因客人是來尋歡。」作家佐佐木芝娃娃(佐々木 チワワ,音譯)曾採訪年青人及風俗業者,她指招聘人員會告訴女性,進行「無套性行為」可賺更多;一些性工作者礙於經濟壓力,無法停工數月治療至完全康復,因而隱瞞染病之事。「其他受感染的性工作者則轉到其他店家,或提供約會服務。」

目前為止,科學家尚未就梅毒為何比其他性傳播疾病增長得更快達成共識。威斯康辛州馬什菲爾德診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Maria Sundaram 僅指:「公共衛生界的共識是,包括梅毒在內的性傳染病增加,可能與大流行期間預防性病的資源中斷有關。」Mena 強調,尚欠有力證據表明,在傳播循環中的菌株毒性變強。多倫多大學傳染病臨床醫生兼研究員 Isaac Bogoch 則指,梅毒尚未有普遍的抗藥性,不足以解釋為何病例增多。而染上性病帶來的羞恥感,或會令人無法啟齒並不欲求醫。只有更多檢測、更好宣傳,才能減少梅毒帶來的羞恥感、鼓勵患者主動求診。

書展推介

今年香港書展,*CUP 媒體決定加點奇想,由毛孩帶路,到香港各處遊玩,尋找香港的僅餘或正在消失的味道。我們希望在 7 月 19 日至 25 日的會展中,讓你見到我們的小小心思,以及大大的動物。

巨大化動物
以可愛動物為主,置身於香港各區地標,定必令人重新閱讀香港。

味緣香港
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呂嘉俊,追回從前香港叉燒、打冷魷魚等美食的前世,找出食物來到香港的變遷,從味道寫出香港情。

紙上繁花
非一般的遊記,一場場深度文化之行
與故宮專家同遊中國內陸、日本京都、美國加州、紐約
  • 日期:7 月 19 至 25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地點:灣仔會展 1A-E12 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