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 30 年,蚊子恐成最危險物種?

A+A-
圖片來源:Apu Gomes/AFP

牠們殺人如麻,嗜血成性。這種世上最致命的動物,不是獅子老虎大白鯊,而是大不過指尖的蚊,估計每年約有 70 萬人死於蚊患。不少科學家警告,隨著氣溫上升,蚊的活動範圍正加速轉移,在美國以至全球擴散,經由蚊子傳播的嚴重疾病,如瘧疾、寨卡、登革熱等,將在未來數月至數年奪去更多性命,情況令人憂慮。

蚊子是許多疾病的「傳播媒介」,從登革熱到瘧疾皆可致命。人被蚊「叮」,失點血已算不幸中之大幸。蚊子的長嘴內裡藏針,插入血管深處後,萬一唾液帶有病毒或寄生蟲,被叮者就有可能染病,患病過程可痛不欲生。譬如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的患者,便常因關節和肌肉嚴重疼痛而彎著腰。

今年初,美國喬治城大學研究員在期刊 Biology Letters 發表論文,證明傳播瘧疾的蚊在過去一世紀於非洲改變活動範圍,移向離赤道更遠、海拔更高之地。正當大家以為全球瘧疾病例穩定下降,近年部分國家的個案卻不跌反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宗數由 2018 年的低位約 2.31 億,增至 2021 年的 2.47 億宗。

蚊若感染瘧疾等疾病,往後在叮人時留下的唾液,有機會令人染病。 圖片來源:路透社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醫學地理學副教授 Sadie Ryan 認為:「氣候變化令蚊擴展了活動範圍。」一些專家亦預計,隨著城市熱島擴大,加上氣溫上升,經蚊傳播的疾病將波及以往並非多蚊的區域。原因是蚊作為冷血動物,仰賴環境溫度來維持體溫,在攝氏 10 至 35 度之間尤其繁殖旺盛,潮濕的天氣亦有利蚊蟲滋生。

惟不同種類的蚊各有最佳繁殖溫度,如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皆會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等疾病,前者較能在高溫下茁壯成長。2019 年一項研究預測,這兩個品種的活動範圍將於未來 30 年往美國北部拓展,甚至在南美洲和東非的高海拔地區也會看到牠們的蹤影。到了 2050 年,埃及伊蚊的活動範圍或擴至大西洋中部及中西部,白紋伊蚊的活動範圍則向北伸延至美國密歇根州和明尼蘇達州。

根據非牟利組織 Climate Central 發表的報告,1979 至 2022 年的溫度和濕度適合蚊子生長的日子,在全美多區均見增長。不過,很多由蚊傳播的疾病其實也有「高溫限制」,若然天氣太熱,登革熱等疾病就不會在熱帶地區流行,反而繼續向兩極推移,Ryan 便直言:「當溫度高得令登革熱無法傳播,人類也將生無可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