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西尼羅病毒的蚊,愈來愈難消滅

A+A-
2021 年 8 月,環境健康學家及昆蟲學家 Matthew Vanderpool 在肯塔基州設置捕蚊陷阱,以檢查蚊子有否帶西尼羅等病毒。 圖片來源:Jon Cherry/Getty Images

美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因被蚊叮而感染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其中約 5 分之 1 感染者會出現類似流感症狀。當地一直採用針對這些蚊子的殺蟲劑以防病毒傳播。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這些蚊子對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增加該病毒的傳播風險。

美國在 1999 年秋季首次出現西尼羅病毒,至今已累積逾 5.5 萬宗確診病例,近 2,800 人死亡;2003 年高峰期的感染及死亡人數更分別達至 1 萬及 264 人。約 5 分 4 病毒感染者並無任何症狀,其餘的會出現發燒、頭痛、全身或關節疼痛、嘔吐、腹瀉或皮疹;只有少數、大約每 150 人中有 1 人因腦部感染等嚴重症狀而死亡。

該病毒通常由庫蚊(Culex)屬蚊子傳播,分佈於全球各地,為美國最常見的蚊之一 ;牠們通常在叮咬帶有該病毒的野生鳥類時被感染。近來北美地區氣候變得更溫暖潮濕,庫蚊的活動範圍亦由最初的美國中西部擴展至加拿大,科學家評估現時美國和加拿大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有 1 種或以上的庫蚊。

研究新興病原體的佛羅里達大學醫學地理學家 Sadie Ryan,指出蚊子對殺蟲劑產生抵抗力的其中兩種方式:在某些情況下,農業環境中使用的殺蟲劑會影響到「非目標」蚊群;加上因殺蟲劑劑量或濃度不足而未能即時殺死蚊子,皆可能導致「適者生存」,令存活下來的蚊繁殖出更能抵抗殺蟲劑的後代。

然而,庫蚊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的確切原因依然成謎。可能是由於近年美國的蚊媒傳染病肆虐,而進行更廣泛的防蚊措施(例如在寨卡病毒爆發後,擴大了使用殺蟲劑的範圍),繼而增加庫蚊的抗藥性。此現象不但發生在全美國如中西部的大湖區、密西西比州以及佛羅里達州等,還遍及非洲、中國和歐洲等使用殺蟲劑的其他地區。

此外,氣候暖化亦加劇上述趨勢。庫蚊通常在人類或動物附近的淡水或積水處生長,並適宜在溫度較高而不太熱的環境下繁殖,因為在攝氏 26.7 度以上,其活動及繁殖率就會減少。而西尼羅病毒通常在約 23.9 度中繁殖。這意味著例如美國中西部一些地區,會因氣候變得更暖和潮濕而增加庫蚊傳播西尼羅病毒的風險。

要預防庫蚊叮咬,以免感染該病毒,可採取一般防蚊措施,包括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經常清理有積水的地方,以及使用驅蚊劑。雖然蚊子對於在環境中使用的殺蟲劑具抵抗力,但個人使用的驅蚊劑如 DEET 等,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