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傳染病也走到天涯海角

A+A-
美國阿拉斯加湯加國家森林的斑海豹。 圖片來源:Sergi Reboredo/VW Pic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一些動物會隨季節變更遷徙到其他地方,冰層融化、海洋、氣溫變暖等氣候變化同樣誘使牠們改變棲息地,鯨魚選擇到更北的地方;灰熊、白尾鹿、郊狼及其他走獸、鳥類的活動範圍則擴大到寒溫帶針葉林的南部。不過和動物們一起轉移的,還有各類病原體;疾病的地理分佈也在改變

早年,科學家曾在北極高地的麝牛身上發現此前未見的寄生線蟲,他們判斷氣候變暖及生態系統改變,導致一些細菌變異,或者可能使北極動物更易受以前危害不嚴重的病原體影響。受新疾病威脅的遠不止極地動物。新的病原體到處出現,可能是馬拉維粟米田中的害蟲、日本女性耳朵感染新型真菌、俄羅斯出現不明昆蟲導致樹木死亡,或是一種令佛羅里達州檸檬樹果實枯萎的新細菌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細菌學家 Daniel Brooks 指:「當氣候穩定時,物種往往會被隔離和專化。但氣候不穩定,環境就會發生變化,新物種有了移殖和演化的機會。過去 15,000 年裡,文明進步 —— 農業、馴化、城市發展和全球化,全都伴隨著疾病風險增加;但如今人口數量之多、生活密度之高、彼此聯繫之緊密乃前所未見。」隨著全球暖化,病原體更頻繁地從一個宿主身上轉移到另一個宿主。他認為,氣候變化會助長流行病傳播,將有一系列不可預測的人類、動物和植物疾病爆發。「我們不太知道下個病原體會在哪裡出現。我們所知道的是,它們比我們更擅長找上門。」

Brooks 續指,過去流行病主要在氣候變化時期發生,人們被迫移民,發生飢荒和衝突;到氣候恢復穩定,這些現象也逐漸平息。只要氣候變化持續擾亂生物圈,病原體就會繼續在人類、養殖動物和野生動物之間傳播。「現在我們正處於氣候活動加速時期,預料會有更多新的疾病出現,加劇貧困、飢荒、乾旱、衝突和人口遷徙。」他強調,氣候變化本身並不產生疾病,而是一個倍增器,增加並加速新疾病威脅。氣溫升高或降低、降雨增加或乾旱持續時間較長,生存條件就會變化,經常攜帶瘧疾、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霍亂、登革熱等疾病病原體的昆蟲、蝙蝠或蜱蟲,可能受影響並移動到其他地方。

氣候及土地利用的變化,導致以前地理上孤立的不同物種共享病毒的機會增加,人類也有可能參與其中。全球變遷生物學家 Colin Carlson 指,目前約有 10,000 種病毒有能力感染人類,絕大多數只在其他野生哺乳動物中默默傳播且未被識別。但由於人類導致氣候變暖、土地退化,物種自然會在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以及人口密集之地以新組合方式聚集,並在某些情況下促使人畜共患疾病爆發。例如蝙蝠首次遇上其他哺乳動物,就可能會分享數千種病毒。他認為,這種生態轉變可能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