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

|共69篇|

武肺過後,別期待嬰兒潮?

災厄過後,黑暗轉趨光明,人們對未來重拾希望,從而誘發大大小小的嬰兒潮。如今武漢肺炎席捲全球,多國經歷沉重陣痛,疫情雖未完結,但已有人討論它會否像其他「雨後彩虹」一樣,短暫激發生育率,而 Vox 媒體便引述專家意見指出:武肺的情況遠比過往的例子複雜,嬰兒潮也許不會出現。

精子銀行 —— 寶寶出生了,爸爸不是他?

對於渴望成為父母卻不育者,精子捐贈服務可算一樁美事。部分人作為父親,要接受孩子不是自己的血親,心理上或有所掙扎。即使不介意,在美國,使用精子捐贈服務的伴侶,可能要面對另一難題 —— 誕生的孩子,竟不是自己千挑萬選的捐精者,而另有其人。

為何男性出生數目總比女性多?

2019 年,香港的「元旦第一 B」是女性。女嬰雖然成功搶閘出生,但整體而言,全球卻總是每年初生男嬰人數高於女嬰。自 1838 年有紀錄以來,英國的英格蘭及威爾斯兩地,男嬰出生數字便一直高於女嬰。儘管男女 105:100 的出生比例被認為是自然、正常,但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何以存在?

夫妻是否生育?在印度要由奶奶決定

印度現時人口高達 13.5 億,有望超越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來自美國的獨立記者 Hannah Harris Green,到訪印度東部賈坎德邦(Jharkhand)農村地區,發現推動計劃生育的最大困難,是過去政府與民眾,甚至家庭自己內部溝通均有不足。

懷孕時保持苗條,卻害了嬰兒健康

不少娛樂新聞經常報導,名人們即使懷孕期間,仍能保持苗條身材,令人羨慕。在日本,許多準媽媽亦極力避免在妊娠期內變胖。然而,有研究報告指出,不少日本婦女的體重增長,低於官方指引上限,導致體重輕的初生嬰兒比例異常高,不但影響身高,更危及健康。

男主內又何妨?韓男請侍產假增多

「男在外、女主內」的觀念,在南韓社會根深柢固,即使政府向初生嬰兒父親提供長達 1 年的男士侍產假,初期仍只有零星申請個案,但風氣正在緩慢改變,今年上半年全國已有 8,463 名男士放侍產假,較去年同期大增 66%。這看似是普通的家庭福利政策,背後其實關乎到南韓國力之盛衰。

【人口過剩】若要環保,不如不生小孩?

以往有廣告指養大一個小朋友要 400 萬,今時今日恐怕已不止,金錢以外,養育兒童所耗費的資源亦甚為巨大,而且地球人口估計將達 74.4 億,究竟繼續繁衍人類,地球是否有能力負載?英國「衛報」最近就有專文探討,不生子是否較環保?

英國人想生三胎,唯王子才辦得到?

威廉王子再度添丁,英國上下同樣興奮。自由撰稿人 Dawn Foster 亦在「衛報」撰文道賀,只是她的題目稍為「獨特」,名為「威廉和凱瑟琳,恭喜你們 —— 養得起第三胎」。因為該文的真正用意,是要抨擊社福制度的不健全,令「三胎」變成唯王室才能負擔得來的「奢侈品」。就連美媒 CNN 亦指,在很多英國青年的眼中,「一家五口」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後悔當媽的女人

為人父母者,恐怕無不認同湊仔很苦。當然,絕大部分人會說,養兒育女這件事,收獲總比付出多。然而「問心嗰句」,有些女士其實後悔當媽,只是礙於社會壓力,不敢把心聲宣之於口。歐洲更有研究發現,這種心態比想像中普遍。早前就有 3 名女性打破禁忌,向英國廣播公司大膽剖白,為何她們寧願從沒懷孕生子。

保守南韓,墮胎仍是禁忌?

墮胎議題充滿爭議,各地社會文化背景有別,更令各國制定相關法律時,需要面對不同訴求。繼杜林普本月中直播支持反墮胎遊行的演講、波蘭民眾上街爭取相對寬鬆的墮胎法案外,韓國女性亦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廢除實施多年的反墮胎法。有人認為,現行的墮胎法例嚴格,並包含輕視女性的思想,同時為選擇墮胎的女士帶來罪惡感。而藉著左翼總統文在寅上台執政,是次聯署,正好考驗總統是否願意尊重女性的個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