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趨勢】歐盟禁即棄塑膠,另有商機?

A+A-
即棄塑膠產品
日常生活會用上多少即棄塑膠產品?

不得不承認,在「膠」方面,歐盟走在最前。自 7 月 3 日起,歐盟禁止出售多種即棄塑膠(一次性塑膠),成員國須落實新規定。

歐盟委員會委託的一項研究,檢閱了來自 17 個歐盟國家 276 個海灘之中的調查數據。該綜合報告發現,海灘上的所有垃圾中有一半來自於即棄塑膠物品。歐盟另一項研究亦指出,在歐洲海灘上發現的所有即棄塑膠中,以件數計,其中 10 種即棄塑膠物品佔了所有即棄塑膠垃圾的 9 成以上。有見塑膠污染問題嚴重,歐洲議會決定在其「即棄塑膠指令」中針對規管這些特定物品,在 2019 年發佈即棄塑膠指令」,為規管即棄塑膠產品定下時間表。

一些塑膠即棄產品在市場上存在可負擔的替代品,例如棉棒、餐具、盤子、吸管、攪拌棍、氣球棍、發泡膠製的杯、食品和飲料容器、及所有由氧化分解塑膠製成的產品(常用於購物膠袋)。在禁令之下,商家需要轉用其他可重複使用的產品,或由塑膠之外的材料製成的即棄產品。

部分即棄產品,如即棄膠杯、濕紙巾、衛生巾、衛生棉條、棉花棒、煙草產品,則不在禁售之列,由其他措施來減少使用量和減少胡亂棄置的情況,包括貼上含塑產品資料標籤、擴大生產者責任計劃(污染者付費原則)、增加宣傳和改善產品設計要求來防止亂丟垃圾。

常見的即棄 PET 膠飲品膠樽亦不在禁售之列。目前在歐洲,只有約 64% 的 PET 樽被收集和回收,其餘則身處堆填區或流落到環境之中,等待上數百年才能分解。「即棄塑膠指令」規定,到 2029 年,PET 樽要達到 90% 的回收率,2025 年的中期目標是 77%。到 2025 年,PET 樽應該至少含有 25% 的回收塑膠,以取代原材料塑膠;PET 樽的銷售商亦需要負上「生產者責任」 。

雖然歐盟指令雷聲響,但大多成員國仍未完全落實相關規定。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資料庫,只有 8 個成員國向歐盟委員會交代了為落實該指令所採取的措施。歐洲零廢物組織表示,大多數國家只採取 「最低限度要求 」或缺少一些必要的手段。

減塑成風,ESG 尋商機

歐盟「即棄塑膠指令」規定,部分塑膠產品要貼上資料標籤,提示消費者該產品不能胡亂棄置,例如月經衛生棉條,便不應棄置於沖水馬桶內。

歐盟的「即棄塑膠產品指令」是其一重要的風向標,意味著在政府層面加緊規管即棄塑膠。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愈來愈重視產品的環境影響。根據一項 2018 年對 7,000 名歐洲消費者進行的包裝意見調查,4 分之 3 的消費者表示,產品包裝對環境的影響會左右他們購買的決定,90% 的消費者希望包裝能易於回收。在 ESG 大趨勢下,愈來愈多品牌正著力研發性能可媲美塑膠包裝的紙包裝。

機構投資者亦意識到當中的投資機會,澳洲基金公司 Ellerston Capital 便物色在消費品包裝順應減塑趨勢的投資對象。例如瑞士食品包裝公司 SIG Combibloc,專門生產消毒紙盒包裝。SIG 所進行的產品生命週期分析顯示,紙盒包裝的碳足跡明顯低於其他包裝替代品,比其他材質的包裝減少多達 7 成碳足跡。

SIG 表示,其新式的可再生紙包裝 combibloc EcoPlus,在維持無菌標準的同時,利用聚酰胺作阻隔層,而不需使用傳統紙包飲品包裝的鋁內層。包裝中可再生材料比例從 75% 增加到 82%,比舊款包裝的碳足跡要少 28%。順應食品包裝的減塑趨勢,像 SIG 的紙盒包裝業務顯得極具增長潛力。相比 2018 年首日上市,目前 SIG 股價已穩步上升一倍。

另一間與塑膠包裝政策大有關係的公司,是挪威分類器械公司 Tomra。該公司生產膠樽回收機和營運回收系統,為膠樽回收機業務國際龍頭,全球市佔率達 75%。投資者憧憬 Tomra 將受惠於各國陸續推出的回收制度,例如歐盟的「即棄塑膠指令」的目標,便規定 PET 樽分離回收率要達 9 成,意味其器材和系統技術的需求將會大增。直至 2020 年,歐洲經濟區 31 國中,只有 10 國家已推行全國按樽制度

Tomra 公司自 2015 年以來股價已上漲約 8 倍,屢屢引來投資人分析其股價是否屬泡沫水平。目前該公司的市盈率(PE)高達 78 倍,市售率(EV/sale)堪比 Amazon 及 Google。Tomra 的公司盈利是否能追上股價表現,還有待時間驗證,但在 ESG 浪潮中,許多投資人早已密鑼緊鼓,積極籌謀,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