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席捲歐洲,巴塞隆拿亦難倖免。在酷熱天氣和乾旱的影響下,山火頻生,威脅性命和財產。當局遂在今春找來 290 隻綿羊和山羊,在市內最大公園盡情嚼草以作防火。這個近來在美國日漸流行的做法,對西班牙人來說原來只是故技重施。早在 20 多年前,南部人便已活用這些草食動物,作為保護山林的好幫手。
山火
|共27篇|
綠色和平:酷熱天氣襲全球,別看輕已上升的約 1.2°C
海洋多一滴水可能微不足道、樹林少一塊樹葉可能沒有人會察覺,但這個「多一個唔多,少一個唔少」的概念,並不能套用於全球溫度之上。皆因一度之差,可以是天淵之別,造成人命傷亡。工業革命至今,氣候變化令全球溫度上升了約 1.2°C,已令全球出現愈來愈頻密及嚴重的極端天氣。
放羊食草,可以防火
美國多地社區出現了山羊群不斷嚼食野草的奇景。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這是一種既環保且人與動物雙贏的除草方法,山羊可以「雜草放題」吃到飽,而在除草後居民亦可免受山火威脅。
澳洲大火後,樹熊去了哪裡?
兩年前,氣候變化加劇令澳洲出現叢林大火,造成約 30 億動物死亡或失去棲息地。有保護組織指出,因為大火、乾旱、疾病及森林砍伐,自 2018 年以來,澳洲近 3 分之 1 的樹熊經已消失。新南威爾士州的下降幅度尤為嚴重,森林大火殺死了當地超過 70% 的樹熊。為此,研究人員正努力尋找隱藏樹熊的蹤跡,希望代表該國的動物可以覓得其他生境,不至於就此消失。
山火為葡萄酒留下煙灰味
美國加州 2017 年出現當時史上最大型的塔布斯山火(Tubbs fire),燃燒範圍由納帕縣(Napa County)到聖羅莎(Santa Rosa),涉及 37,000 英畝土地,造成 22 人死亡,數千建築物遭火舌所毀。火災更影響到加州葡萄酒之鄉,在該區恢復正常後,釀酒廠發現酒中夾雜著著煙灰味。
擬為熱浪命名的原因
不少人對山竹、天鴿、海高斯、浪卡等颱風或熱帶風暴名稱並不陌生,面對有名有姓的風暴來襲,人們已懂得做好防風措施。希臘近年經常受山火及熱浪威脅,當地專家開始提出將命名及分級機制套用於極端炎熱的天氣。雅典國家天文台認為,此舉有助於公眾及官員進一步了解極端天氣帶來的風險,及早為此做好準備。
【極端美國】西部山火連連,東部暴雨成災
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愈趨明顯,單在美國,近日便有「西部山火,東部水災」的情況。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俄勒岡州南部的靴筒山火(Bootleg Fire)已成今年首場燃燒範圍廣達 20 萬英畝的山火。但與此同時,美國東部近半個月以來,正抵受高達 1 呎的降雨量,暴雨已淹浸賓夕凡尼亞州部分地區。
解決加州山火法寶:種蕉?
每當踏入 8 月,美國加州天氣酷熱且氣候乾燥,容易引發山火。去年 8 月,當地多處爆發大規模山火,燒掉 400 多英畝土地,造成 33 人死亡。2018 年的那場山火就更加嚴重,奪走 100 人性命。近日,加州州長表示會撥出 5.3 億美元,提前準備今年的山火季節。同時,很多研究人員提出各種方法應對山火,當中有人別具創意地建議政府種蕉。
主題公園沒落潮:美國魔法森林公園的故事
1 月 18 日,海洋公園主席劉鳴煒宣佈樂園轉型大計,未來不再走主題公園路線,會拆卸大型機動遊戲,並將多個景點改為逐項收費。海洋公園近年被批評經營不善,有評論人更表示其「死不足惜」;有人則視公園為香港重要的集體回憶而大感嘆息。其實數碼世代後,娛樂事業競爭激烈,加上疫情夾擊,不單香港,各地主題樂園也如明日黃花,包括美國的魔法森林公園(Enchanted Forest)。
燒山:澳洲防範山火之法
去年 9 月澳洲山火持續焚燒至今年初,全國約 186,152 平方公里土地遭焚燬,比敍利亞國土面積更大。一年過去,又到 9 月春季,山火威脅再次逼近。東南部新南威爾士州去年受災最嚴重,當地尤羅博達拉郡居民汲取災厄教訓,正努力預防山火。但控管燒除(controlled burn)的火焰,可能喚起部分人的不安。
經歷山火之後,樹熊如何繼續生存?
去年延續到今年年頭的澳洲山火,燃燒面積約 73,000 平方英里,估計當時有 30 億隻動物身處燃燒地帶之中,情景觸目驚心。在山火季節再次迫近之際,科學家使用熱源無人機追蹤動物,以及研究樹林再生情況,希望確定像樹熊等生物,在火災後的環境中如何繼續生存。
綠色和平:保衛郊野公園 「行山抗疫不留痕」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郊野公園再次成為市民呼吸新鮮空氣的「抗疫後花園」。惟多條山徑在連續多個週末被「蹧蹋」,出現大量口罩,塑膠等垃圾。外國有環保人士提倡山野不留痕(Leave No Trace)守則,鼓勵郊遊人士尊重自然;市民在這段全城抗疫時期享用郊野公園,亦應該要做到最基本的行山禮儀 ——「行山抗疫不留痕」。
【澳洲山火】持續的天災,持續的人禍
去年 9 月,澳洲多處地方先後爆發山火,當地居民、動植物和經濟同受威脅;今年初,連場大雨雖將火勢減弱,但同時引發嚴重水浸;現在大火將盡、洪水將退,卻又要警惕肆虐全球的武漢肺炎…… 禍不單行的澳洲若要重回正軌,恐怕並非朝夕之事。
綠色和平:澳洲山火的天災與人禍
全球關注的澳洲山火,焚燒逾 220 多天後,澳洲消防部終於宣佈災情受到基本控制,惟接踵而來的,是持續暴雨,引發另一個生態危機。這場山火,導致至少 33 人死亡,多於 1,800 萬公頃土地被毀,相當於超過 168 個香港,超過 5 個台灣的面積,是澳洲史上其中一場最嚴重的火災,但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澳洲山火】捐輸後不能承受的重
澳洲山火破壞嚴重,世界各地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只為遏止火勢、拯救生命。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一直以來更習慣伸出援手的澳洲,當地消防部門及其他非牟利組織,因為收受捐款數目之巨,需要學習如何分配利用,同時亦要解讀捐助者的意願。
山火後遺症:大批動物死亡的生化危機
正常情況下,這些腐肉會吸引成群的腐食動物,但是由於這次大火造成的死亡數量,遠超腐食動物的數量,來不及清理,於是變成細菌和昆蟲繁殖的溫床,情況令人憂慮。腐屍分解時,釋放出大量氣體,以及液化的殘骸、屍體的酸液和微生物的混合物,這一切都將為土壤所吸收。
Gloria Chung:澳洲,你好嗎?
是不是要到最後一棵樹倒下,最後一條魚也沒有,我們才明白金錢不能買到大自然呢?作為遊人,有沒有甚麼可以做?
山火煉獄之中,動物如何自救?
澳洲叢林大火燃燒近 5 個月,本土野生動物家園被燒毀,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最新估計,山火已造成澳洲東部多於 10 億動物死亡。難道動物在山火之中就只能坐以待斃?查爾斯史都華大學生態學副教授 Dale Nimmo 指出,在等待救援以外,動物其實也懂得適應惡劣環境,以及用與生俱來的智慧保命。
【澳洲山火】媒體操弄新聞,引導火災輿論?
澳洲大地被熊熊大火吞噬,科學界紛紛指控氣候變化是罪魁禍首,偏偏不少澳洲傳媒避重就輕,誇大蓄意縱火的因素,抹黑環保分子阻礙救援,又淡化澳洲政府的責任。在浩劫當前,傳媒大亨梅鐸旗下報章及電視台,包括第一大報「澳洲人報」被指引導輿論方向,暗中為保守派政府護航。
澳洲山火 —— 嚴重災害可能觸發的火雷暴
一片火海,或許已不足以形容持續多月至今的澳洲山火。除了森林變成火海,就在 1 月 3 日,維多利亞州東吉普斯蘭郡發出強烈雷暴警告,同時另一火災區新南威爾士州,亦發生雷暴。據維多利亞州氣象局指,雷暴由火災引發,並正驅動不穩定陣風。除了火海,嚴重自然災害更可以觸發自己的天氣系統,不同形態的旋轉火焰(Spinning fire),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