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山火】持續的天災,持續的人禍

A+A-
2020 年 2 月 1 日,澳洲首都坎培拉郊區,一名記者正穿越濃煙。 資料來源:Brook Mitchell/Getty Images

去年 9 月,澳洲多處地方先後爆發山火,當地居民、動植物和經濟同受威脅;今年初,連場大雨雖將火勢減弱,但同時引發嚴重水浸;現在大火將盡、洪水將退,卻又要警惕肆虐全球的武漢肺炎…… 禍不單行的澳洲若要重回正軌,恐怕並非朝夕之事。

火燒水淹令不少人頓失家園,居住在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的農夫 Peter Ruprecht 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家如今變成了一堆灰燼。Ruprecht 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關於如何和何時重建家園,他毫無頭緒:「這是你無法遏止的。我們經常談論大自然有多美好,但其實它也有『惡毒』和『野性』的一面。」他現時只能跟妻子住在鐵皮搭建的臨時房屋中。

在「複合極端(Compound Extremes)」的情況下,惡劣天氣一環緊扣一環,以澳洲的情況解釋便是:乾旱誘發山火,持續高溫加速水氣蒸發,同時令雲層儲存更多水分,終導致暴雨連連,因此「禍不單行」並非完全由運氣使然。

「身邊環境正不斷轉變,這是可以肯定的。」經營藝術品商店的 Jenny Dayment 說:「這些年來人人都在求雨,結果雨來得異常地多,不知是開心還是擔心好。以後我們只能見步行步,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像從前一樣了。」她女兒的房子在山火中化為烏有,現在打算暫時租住貨櫃屋來渡過非常時期。

對於未來,Ruprecht 和 Dayment 同樣感到迷惘,因為「政府的指引混亂不堪」。Ruprecht 被不同官員的建議弄得一頭霧水:有人表示「現階段先不要重建,因為太危險了」,有人則指出恢復經濟發展才是最重要的。Ruprecht 的女兒 Lucinda Fischer 指責政府是「盲人領導盲人」,大小官員總是看不見民生最迫切的問題。她認為唯一出路是讓公眾參與改革:「我們不應討論澳洲是否會有另一場災難,而是要討論該如何解決。」

今年 1 月,悉尼大學生態學教授 Chris Dickman 估計山火會導致超過 10 億隻動物死亡;穆迪評級機構預測澳洲會在事故中損失 44 億美元(約 342 億港元),當中旅遊業和農業最受重創;環保團體 Climate Council 亦估算,在極端天氣的影響下,澳洲農業在 2030 年前將損失 3,840 億美元(約 3 萬億港元)。

有樂觀人士認為澳洲的情況會「谷底反彈」,有如 2011 年福島海嘯和核事故後的日本,但昆士蘭大學經濟學教授 John Quiggin 在網媒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兩者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多數天災都是「單日或短期事故」,但澳洲山火卻持續了半年;此外,環太平洋國家早對地震和海嘯有預備,雖然澳洲也有應對山火的經驗,但面對多個突然冒起和難以控制的山火時,也顯得手足無措;加上肺炎疫情危機未解,要收拾爛攤子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