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

|共214篇|

【華格納兵變】如何影響烏克蘭戰局?

華格納集團兵變短短不足 24 小時,令不少人空歡喜一場;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昨晚亦於兵變後首度開腔,證實華格納集團將於本週六(7 月 1 日)解散,又聲言大多數成員都不願被國防部收編。究竟這場事變對烏克蘭戰事有何影響?投入反攻戰的烏軍前線士兵,又如何看待這場流產兵變?

【烏克蘭戰爭】不慌也不躲?基輔青年的空襲日常

16 個月以來,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人們對俄羅斯的持續空襲變得日益麻木。頻繁發出的警報如同城市背景音效,很多人聽見了也無動於衷。他們不再匆忙逃至地鐵站等地方躲避,只待防空系統擊落敵軍的導彈或無人機,以及政府應用程式發出通知威脅解除。不少青壯年更是厭世,開始出現「認命」的怠倦感。

烏克蘭低調反攻:專家分析背後戰略盤算

烏克蘭近 2 星期前發動反攻,但遠沒有外界預期般聲勢浩大,亦未能即時打破僵局。有軍事專家卻提醒,不要對西方武器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強調它們不能徹底扭轉戰局;同時,低調反攻亦可能是基輔的戰略,用以試探俄軍最新部署的防線弱點,為有效的反攻鋪路。

日本支援烏克蘭最強武器:災後重建經驗

烏克蘭水壩遭炸毀後,洪水淹沒多個下游城鎮,改變地區戰略形勢之餘,亦為烏克蘭帶來重建挑戰。雖然戰後日本缺少實戰經驗,軍事上沒有可援助烏克蘭的地方,但當地長期飽受地震與颱風蹂躪,歷年多次在災後重生,這些經驗正好可以支援烏克蘭決堤與轟炸後的重建工作。

【烏克蘭戰爭】炮彈地雷太多,清理人手太少

受戰爭影響,烏克蘭糧食出口下降。當地大量農田可能埋有地雷、未爆炸的集束彈、雙方部隊發射的火箭或炮彈,農夫們往往要作艱難抉擇:冒生命危險繼續打理農務,或者忍受生計問題,等待專責掃雷的官方或志願團隊協助。在生計受到威脅、國家人手及資源緊絀之下,有烏克蘭人開始自己動手清理炸彈及掃雷。

【烏克蘭戰爭】前線外的溫存時刻

過去 9 個月,烏克蘭士兵在東部城鎮巴赫穆特(Bakhmut)負嵎頑抗,以免當地落入俄羅斯軍隊的控制。而距離戰線僅 30 公里的 Kramatorsk 市,則成為戰士稍事休息、尋求慰藉之地。他們或與愛人相聚溫存,或跟性工作者一夜糾纏。短租公寓需求激增,花店、餐廳以至妓院等服務業,亦正蓬勃發展。

【G7 峰會】澤連斯基親自遊說,為何仍難爭取非西方支持?

在廣島原爆圓頂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呼籲全球和平及無核化,為 G7 峰會圓滿落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臨會場成為今屆峰會焦點,他亦把握機會爭取與會的發展中國家支持,但會晤成果並不顯著。有專家就分析,為何爭取阿拉伯、拉丁美及非洲國家支持,成為澤連斯基難以達成的任務。

中國對烏克蘭的戰略模糊政策,與西方世界分歧

4 月 26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烏戰爭後首次致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而澤連斯基亦隨即任命前戰略工業部長里亞比金為新任烏克蘭駐中國大使。伯明翰大學的政治科學教授 Stefan Wolff 就形容中國採取有如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策略,並成功把握西方世界的內部分歧。

【烏克蘭戰爭】兵不厭詐:戰場上的木坦克和充氣海馬斯

兵不厭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就有軍隊使用充氣坦克迷惑敵人,製造假象甚至引開敵軍火力。二戰時諾曼第登陸戰役中,盟軍又用粗麻布製成的假傘兵 Ruperts,吸引德軍注意力,將之引離盟軍登陸地點。如今武器技術不可同日而語,但惑敵之計依舊通行,烏克蘭便用上充氣坦克等各類假武器,吸引無人機攻擊。

逃出烏克蘭,非洲留學生前路茫茫

去年 2 月底,烏克蘭受到俄羅斯全面入侵,大約 26,500 名正於當地留學的非洲人,也對局勢感到不安。開戰初期,數以千計學生逃至其他歐洲國家。然而,學分不被承認、生活成本高昂及複雜簽證問題,使他們進退維谷。多年努力和學費可能付諸流水,而失去的不僅是夢想,更可能是性命。

【烏克蘭戰爭】被送俄,再也沒回來的孩子們

跟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同遭國際刑事法院(ICC)通緝的路芙娃.貝洛娃(Maria Lvova-Belova),身為俄國總統辦公室兒童權利專員,被指在烏克蘭戰爭中犯下非法驅逐、轉移兒童人口的戰爭罪行。烏克蘭政府已確認至少有 16,226 名兒童被驅逐到俄國境內,只有 300 人成功與家人重聚;但烏國議會人權事務專員 Dmytro Lubinets 估計總數可能高達 15 萬。失散兒童的下落、如何保護孩子,成為烏克蘭成人的苦惱。

醉駕的另類功用:車直送烏克蘭當後勤

自去年 2 月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得到各國軍事援助,包括美國承諾的愛國者導彈系統、英國的軍事訓練、德國計劃提供豹 2 坦克(Leopard 2)等,最近更收到來自拉脫維亞的醉駕充公車,用於當地軍事後勤工作,讓違法司機被沒收的車輛可重用於正途上。

PMC Ryodan:俄烏戰事中,神秘的青少年次文化正在冒起

冨樫義博漫畫 HUNTER×HUNTER 裡,有個實力強大的強盜組織幻影旅團,每個成員的蜘蛛紋身上有個數字,組織也有別稱「蜘蛛」(クモ)。受這個專門搶劫盜竊的旅團影響,俄羅斯青少年之間最近興起一種名為 PMC Ryodan 或 PMC Redan(ЧВК Реданом)的次文化。他們通常會穿全黑的 4 號蜘蛛制服,聯群結隊行動,但有傳各地的 PMC Ryodan 成員參與毆鬥,甚至一切都是烏克蘭方面建構的偽次交化,危害俄國國家安全,政府要嚴厲打擊。

俄烏戰爭:俄軍面對的坦克困境

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曾稱蘇聯 T-34 坦克為「世上最好的坦克」。縱使 T-3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挑戰,但始終因成本相對便宜,又可大規模量產,使蘇聯紅軍在戰時生產了超過 80,000 輛各型號的 T-34,產量一時無兩。來到今天的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似乎不能複製當年靠藉不斷造新坦克的方法,來補充戰損。

【俄烏戰爭一週年】專訪:留守烏克蘭的年輕人,重新思考未來

在戰爭衝突中求存的年輕一代,這一年來過著不安穩的生活,*CUP 訪問了 7 名仍留在烏克蘭的年輕人,從前線救援到民間義工,各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目睹戰爭殘酷,承受失去至親好友的傷痛,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難以想像。年輕人被迫一夜成長,戰爭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隨著交戰時間拉長,他們如何重新思考未來?

拜登訪烏,要的是美國民眾支持?

行程保密的拜登突然訪烏,一方面著實如他在基輔所言,向國際傳遞「美國在戰爭中毫無疑問支持烏克蘭」的訊息,另一方面,似乎也有意爭取援烏熱情漸退的美國公眾繼續支持。惟同時俄亥俄州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一列運載有毒化學品的火車發生出軌事故,拜登未能盡早前往當地視察,一度被國民批評「選擇烏克蘭而不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