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福島核災十周年 人類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A+A-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發生大地震,隨後的海嘯令福島第一核電站停電。 圖片來源:DigitalGlobe/CC BY-NC-ND 2.0
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伍漢林

今年情人節,日本福島縣發生 7.3 級地震,幸未有造成重大傷亡,但彷彿在提醒世人十年前一場轟動全球的「311 大地震」,這不僅是一場天災,更是人禍。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令福島第一核電廠出現嚴重核洩漏事故,但核危機並未有隨時間而消失,當地的核輻射遺害至今。日本政府最近更多次提出要將儲存在福島、超過 125 萬噸的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核帶來的災禍是人類難以解決的漫長噩夢,我們要清楚向危險核電說不,切勿將人類推向深淵。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 9 級地震,引發的海嘯令福島第一核電站停電,機組冷卻系統失靈,爐心熔化並爆炸,釋放大量放射性物質,隨風飄往內陸甚至太平洋。日本政府隨後劃出「特別除污地區」(Special Decontamination Area,SDA),多年來派人到當地清除輻射,但效果成疑。

除污工作成果未明

綠色和平過去 10 年到福島實地調查 32 次,最近一次是在 2020 年 11 月;圖為輻射調查團隊成員站在福島縣飯館村的核廢料儲存區前面。 圖片來源:Masaya Noda/Greenpeace

日本政府聲稱在 2018 年已完成大部分「特別除污地區」的除污工作,但綠色和平最新的調查報告指出,當中有 85% 面積仍然檢測到輻射污染。日本政府早前陸續解除「特別除污地區」部分區域的疏散命令,並取消災民的經濟援助,變相強逼數以萬計災民回到輻射超標的居所過活,增加他們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的風險。

最痛的是 有家歸不得

福島居民菅野在災後 7 年才能短暫回到她在浪江町的家,舊居所在位置至今依然未適合人類長期居住。 圖片來源:Christian Åslund/Greenpeace

當家鄉充滿著看不見、嗅不到的危險,有些地方甚至仍然被劃為禁區,禁止居民重返。這種「有家歸不得」的感覺,對一向重視家鄉之情的日本人而言,實在是萬般滋味在心頭。

住在距離核電站僅 8 公里的菅野瑞枝,是當年十幾萬名被強制撤離的居民之一。她和其小狗在事發後 5 年內,先後確診癌症,但縣政府聲稱菅野和其他福島居民患癌,「很難判定是核災的影響」,因而無法向政府追究或索償。

面對無形而未知的危險,菅野認為可以安全回家的日子已是遙遙無期,最終她決定長居於兵庫縣,放棄等待回去原本的家。菅野提醒世人:「若我們堅持使用核能,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隨時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作為成年人,我敦促大家慎重考慮,哪一條道路對我們的孩子和後代的負擔最小。」

福島食物和他們的希望

綠色和平輻射調查團隊在 Tatsuko Ogawara 的有機蔬菜農場收集了土壤樣本。 圖片來源:Noriko Hayashi/Greenpeace

無情核災不僅禍及福島居民,當地的農作物亦受到輻射污染。有農夫種植的蘑菇受到嚴重污染,6 萬根蘑菇原木和 4 噸準備收成的蘑菇全被歸類為放射性廢物,需要被銷毀。

福島居民活生生地向世人展示出核電嚴重而長遠的禍害,核電絕非取代化石燃料的明智之舉。在當地開設有機農場及蔬菜店的 Tatsuko Ogawara 夫婦,在小店的屋頂安裝了 40 塊太陽能板,希望可以做到電力自給自足,更期望提醒世人核電之禍害,亦鼓舞更多當地農民使用安全的可再生能源。

世人需汲取教訓

綠色和平一直堅持反核立場,反對使用危險核電。 圖片來源:CLEMENT TANG WAI KIN/Greenpeace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至今 10 年,遺害並未有隨時間而消失,但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補救。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須維護當地居民及環境權益,妥善安置居民,和重新擬定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退役計劃。而人類更不能明知故犯,以身犯險使用危險核電;發展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方為潔淨能源的選項。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