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巴數(Dunbar’s number),又稱為「150 定律」,有專家認為人所能維繫的親密關係有其上限,大約是 150 段。過去 30 年,鄧巴數不單是人們時有分享的趣味冷知識;也經常為商業管理人員和軟件開發家引用,制訂相應的產品策略。兩位斯德哥爾摩大學生物學家 Johan Lind 和 Patrik Lindenfors 就撰文拆解鄧巴數謬誤。
1992 年,當時任教於倫敦大學學院的進化心理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發表鄧巴數理論。他指出大腦的新皮質數量有限,限制了人們處理資訊的能力,繼而影響大家維繫社會關係的能力。這個鄧巴數其實並非一個實數,而羅賓鄧巴本人就估計大約是 150 段。這個理論不單止解釋個人的人際關係,亦應用於社群設計,例如社交媒體方程式,甚至軍事單位;當一個群體大於鄧巴數,就會變得不穩定。
不過,很多科學家嘗試挑戰鄧巴數理論,例如 Lind 和 Lindenfors。他們指出,早在 1976 年劍橋大學神經心理學家漢弗萊(Nicholas Humphrey)就已經研究智能與社交能力的關係。可是,到目前為此都沒有一個受學界廣泛認可、能夠測試動物智能的方法。研究人員只能退而求其次量度腦部大小,再推敲生物的智能。羅賓鄧巴的研究也不例外,他假設大腦新皮質是人類處理社交資訊的部分,繼而確認大腦新皮質與各靈長類動物的社交群體大小之統計學關聯。
他們提出數點質疑。雖然羅賓鄧巴的理論得到其他學者的研究所確認,但他們大多用上同一組數據設計。兩人質疑研究方法的嚴謹程度,只要加入更多不同方面的數據,大腦新皮質與社交群體大小之關聯性或會消失。前年,兩人的論文就指出,只要刻意選擇運算的組合,靈長類動物的腦部數據,基本上可以與其生活任何一個範疇,構成顯著的統計學關係。另一份研究就指出,新皮質與靈長類飲食呈現的關係,比起社交能力更明顯。
二人批評,鄧巴數理論充滿誤導性,所援引的數字亦都很混亂。有時候,羅賓鄧巴的數字分析來自「新皮質相對尺寸」(relative neocortex size),有時候則來自「腦袋相對尺寸」(relative brain size)。同樣地,研究人類社交行為時,羅賓鄧巴時而指向「人類社群的平均規模」(average human group size),但是後來又標示「人類社群的最大規模」(maximum human group size)。而比對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時,羅賓鄧巴有時把所有物種包括在內,有時則只計算猴子和猿。
現時仍然活躍於學界的羅賓鄧巴,曾經撰文回應兩人的批評,表示他們團隊誤用了「最小二乘法迴歸」(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而非所謂的「簡化主軸分析」(reduced major axis method)。可是,二人認為這個方法只會造成更大的誤差;而且當他們改用這套統計分析方法,就會發現鄧巴數是 289.8,並非 150,而且誤差範圍極大,介乎 226.0 到 371.6。如果只分析比對人類與猴子和猿猴,鄧巴數更會升至 404.1,誤差範圍是 300.6 和 543.3。
在結語,Lind 和 Lindenfors 重申鄧巴數缺乏實證基礎和理論支持,羅賓鄧巴的研究方法充滿錯漏。愈來愈多研究指出人類可以應付遠多於 150 段人際關係。不過由「福布斯」到英國廣播公司,很多主流媒體多年來都轉載鄧巴數理論,並為一些商業公司所採用,即使科學上成疑,鄧巴數亦已是西方普及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