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有不想再想起的事,但大腦又能否控制這些記憶不要再度浮現?近日有研究發現,大腦中有一個信號,或能抑制不堪回首的記憶。若更深入了解其機制,未來有望找到強迫症、焦慮及抑鬱的新療法。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 Michael Anderson 及其同事,分析了 24 位說中文的人士受試時進行的腦部掃描。研究人員要求他們記住數十對中文提示關聯詞組,例如「閘門」(Gate)配「火車」(Train)。接下來受試者會接受腦電圖(EEG)及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監測腦部活動。Anderson 說:「我們想同時以兩種方式分析參與者的大腦,因 fMRI 能夠顯示大腦中發生的事,但不擅長顯示出大腦的活動時間,而 EEG 所能做的。」屏幕每次會顯示一個參與者記住的生字,配以一個綠、紅或是無色邊框。若然是綠框,他們就要思考與之配對的單詞;紅框表示他們應只想著屏幕上的字,盡量不要回憶其配對字;至於無色框的單詞則不需要有任何想法。每個單詞組合都會隨機重複 12 次,都是配以相同邊框指示
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看到紅框後約 0.35 秒,負責管理注意力的大腦區域「背側前扣帶迴皮質」(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會向大腦涉及工作記憶的區域「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發送信號。以往有研究提出,這些區域與記憶控制有關,但尚未清楚其具體作用。這次研究小組就觀察到區域傳達的信號,Anderson 指信號可能是對不想要的記憶發出警告,然後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就會抑制這種記憶。
之後,研究人員測試參與者配對單詞的記憶能力,發現腦內警告信號更強的人,更難通過這項測試;同時,紅框單詞組合要重複幾次,才會引發腦內強烈的警告信號。Anderson 將情況比作看到前度伴侶的車停在附近商店外面。當你第一次看到這輛車時,可能被不想憶起的記憶淹沒,但如果一次又一次在同一個地方看到它,警告信號就會變得更強,亦即能更好抑制有關記憶。
警告信號發出愈快,研究人員在背外側前額葉皮質中看到的活動就愈少,Anderson 指這表示大腦抑制記憶所需的努力就愈少。他說:「希望透過詳細追蹤這些機制如何運作,我們將擁有可以應用於強迫症、焦慮及抑鬱等疾病的模型系統,因這些疾病都具有入侵式思維(Intrusive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