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共326篇|

【*CUPodcast】正視憤怒的根源,為全球經濟另闢出路

近日銀行業掀起軒然大波,大銀行大商家陷入危機,令本就面臨經濟不景、通脹、失業等問題的無數中下階層雪上加霜。身處貧富懸殊、不平等的世界裡,經濟學者 Eric Lonergan 和 Mark Blyth 在「憤怒經濟學」一書中以對談方式,訴說全球經濟的故事,為讀者提供化解經濟問題的方案。

【金融危機系列之三】銀行風暴之後,長遠有何影響?

美國矽谷銀行(SVB)、Signature Bank 等銀行先後倒閉掀起金融風暴,對美國風險投資體系及初創企業已經做成一定程度的衝擊。隨後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也出現流動性危機,種種事件構成甚麼影響? 長遠如何影響企業籌資環境及當前經濟?

【金融危機系列之二】銀行接連出事是誰的錯?

踏入 3 月,美國接連有銀行因擠提導致流動性不足,宣佈倒閉,先是 Silvergate Bank,其後到矽谷銀行(SVB)和 Signature Bank,市場憂慮可能出現連鎖效應的金融危機。外界關注美國中小型銀行的倒閉潮如何形成,主因在於利率風險還是流動性問題?這次事件會否進一步演變成系統性金融危機問題?

【金融危機系列之一】瑞銀收購後,瑞信如何自救?

美國矽谷銀行 SVB 突然倒閉帶來廣泛的金融影響,另一邊廂,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因一連串醜聞,股價跌至歷史新低,令市場陷入騷動。最後要由瑞銀(UBS)以超過 20 億美元收購,成為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歐洲最重大的銀行業交易案。短短數日發展如此,瑞信出了甚麼問題?

美股金融危機:矽谷銀行到底發生甚麼事?

美國矽谷銀行(SVB Financial)3 月 9 日宣佈計劃集資 17.5 億美元(約 136.5 億港元),包括發行 12.5 億美元新股及 5 億美元債務證券。消息拖累其股價在常規交易時段下跌 60%,收報 106.04 美元,更在盤後交易繼續暴跌;10 日,加州金融保障及創新局(DFPI)宣佈關閉銀行,並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存款。矽谷銀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對亞洲股市影響如何?

Ryan Fung:綠色債券綠色溢價消失孰好孰壞?

香港政府矢志要發展成綠色金融中心,喜歡把綠色債券的發行量和集資額當成績效指標(KPI),但在過去好一段時間,坊間對這款投資產品的興趣不算太高,主要當然是收益率及不上傳統債券,投資者不願意收取更低回報,大規模付上「綠色溢價」(Greenium),但隨著全球綠色溢價也在收窄,到底這是否替香港政府解決問題?

【新詞】基礎型經濟:把經濟政策重新聚焦人們生活所需

經過全球經濟電子化和產業升級,很多國家都希望把經濟中心轉移到高階產業,例如金融產業、專業服務、創意科研等。不過,很多時一些更基本的衣食住行,才是真正影響日常生活。在 2018 年,一個跨國的研究團隊就發表著作 Foundational Economy: The Infrastructure of Everyday Life,呼籲把經濟政策重心返回基礎型經濟(Foundational Economy)。

在家工作模式,如何打擊曼克頓經濟?

在過去 3 年的疫情,各地政府推出多項社交距離,反而意外地令到在家工作模式普及起來。無論僱主抑或是僱員,部分日子在家工作可能是好事,前者可以節省辦公室資源,後者可以省卻交通時間和費用。不過,專家仍未完全掌握在家工作模式對宏觀經濟的具體影響。在 2 月中,美國「彭博社」就刊登一篇詳盡的數據新聞報道,講述曼克頓過去一年如何因在家工作損失 120 億美元。

施雅晴突然請辭,有這麼突然嗎?

英國時間 2 月 15 日,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Nicola Sturgeon)宣佈請辭,結束 8 年執政生涯。她於任內帶領所屬蘇格蘭民族黨贏得 2016 年和 2021 年地區議會選舉;亦致力推動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但始終未能成真。有媒體形容施雅晴「突然請辭」,但其實從近日的民意調查已可見端倪。

【新詞】「乞丐你的鄰國」:國際關係的以鄰為壑政策

在政治經濟學上,有個看來十分奇怪的術語「Beggar-thy-neighbor」,直譯就是「乞丐你的鄰國」或「把你鄰國乞丐化」,令人摸不著頭腦。很多華文學者會借用「孟子.告子下」的成語「以鄰為壑」來翻譯此術語,而它跟「以鄰為壑」一樣,指某些國家輸出自身問題來減輕其社經壓力,以收損人利己之效。

身體經濟學:緊縮改革的經濟怎樣影響國民健康?

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滯脹危機,繼續為世界經濟帶來不穩定因素,並醞釀一波環球債務風暴。伴隨著經濟危機的,很可能是一項項緊縮政策。2013 年,歐美多國剛渡過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劍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David Stuckler 和史丹福大學醫學家 Sanjay Basu 當時就發表著作 The Body Economic,分析緊縮政策帶來的公共衛生代價。十年過後,是時候回顧書中內容,為未來作好準備。

資本主義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過去兩世紀,資本主義推動工業和技術革新,改善了人類生活。但個人短期利益優先也可能損害社會長遠福𧘲 —— 尤其當面對疫症大流行和氣候變化等挑戰時。2020 年一項調查顯示,全球 57% 的人認為現有資本主義弊大於利;經濟學家 Michael Jacobs 與 Mariana Mazzucato 在「重思資本主義」一書中談及它對貧富懸殊、不利創新和社會整體利益等影響;然而西方資本主義未必注定失敗,惟需尋求未來發展方向。

憤怒經濟學:收入上升但生活壓力卻倍增

在過去數十年,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不斷進步,很多國家的人均收入都持續上升。按道理,人類社會會走向繁榮安定,可是各國人民卻變得愈來愈躁動,其中在 2019 和 2020 年,世界就出現一波波的示威浪潮。在 2020 年,資深的對沖基金經理洛內甘(Eric Lonergan)和布朗大學國際經濟教授布萊斯(Mark Blyth)就出版了野心之作「憤怒經濟學」(Angrynomics),希望提供答案。

經濟學家如何判斷通脹有否好轉?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新公佈,10 月物價較去年同期上漲 7.7%,比 9 月的 8.2% 輕微回落;而 9 至 10 月價格上漲跟上月同為 0.4%。美聯儲自 3 月起大幅加息控制通脹,長遠目標是讓通脹水平維持在每年大約 2% 以免通貨緊縮;但決策者是如何判斷甚麼水平的通脹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