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岸外判」:美國式的「一帶一路」?

A+A-
今年 5 月,美國總統拜登參觀南韓平澤市的三星半導體工廠。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 2020 年到 2021 年間,世界多國以疫情為由嚴格控制人口流動,令全球供應鏈緊張。正當世界大部分地方都放寬抗疫政策時,俄烏戰爭爆發,以及隨之而來的石油危機和對俄制裁令,卻又引起另一波供應鏈危機。為了控制地緣政治風險,美國政府近月就提出「友岸外判」(Friendshoring),把生產線轉移到意識形態相近的國家,但受到不少學者爭議。

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政府曾構思把工業生產鏈重新帶回本土,但成效甚微。今年 2 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表示美國不可能獨力開採和生產所有東西,一定要與盟友通力合作,共同維持供應鏈穩定。到今年 4 月,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出席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的會議時提出「友岸外判」的概念。她表示如果把供應鏈移師到值得信賴的國家,就可以減輕對自身和盟友的經濟風險,同時又確保能夠保留一定的海外市場。

「大西洋理事會」的報告歸納了五個「友岸外判」的重點產業:半導體、電訊及 5G 基建、綠色能源轉移部件、藥物材料和戰略性礦物資源。其中美國就希望與日本、南韓和台灣組成「晶片四聯盟」(Chip 4 Alliance),四個地區之間建立一條完整的電腦晶片生產鏈,把中國排除在外。另外,「華盛頓郵報」的評論點名指出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等受美國認可的印太國家將會大大受惠,預期可以獲得更多就業和投資機會。

「華盛頓郵報」的分折續指,「友岸外判」旨在避免意識形態不相近的國家,利用自身的市場地位,破壞美國和盟友的經濟。該評論文章認為,「友岸外判」可以令生產鏈更加穩固,更不易受到經濟恐嚇,但其本質相比「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無疑只是一個更加動聽的標籤。短期之內,「友岸外判」始終會令貨品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長遠來說,該政策會降低生產效率、增加成本,令供應更容易到達樽頸位。

現時,中國仍然分別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總額的 18%15%,不少評論認為美國一時間難以把中國排除於生產鏈外。「東亞論壇」的分析亦指,美國的盟友也尚未完全準備好「友岸外判」路線。南韓就對加入「晶片四聯盟」有一定保留,認為會令外國生產商享受不合比例的利潤,而且令經濟更集中於少數關鍵產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表示「友岸外判」可能縮減區域經濟合作和增長的空間,深化各國之間的矛盾,可能加劇衝突。

雖然可以預期「友岸外判」的經濟影響,但美國的新政策看來勢在必行。耶倫 4 月份於「大西洋理事會」的發言就表示,她渴望保存與中國經濟融合所帶來的成果,而非墮進一個「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只是有個危機正擺在眼前 —— 無論是美國、歐洲以及其他民主國家,都憂慮中國正威脅他們自身的國家安全和普世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