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共145篇|

拉脫維亞的哀歌:獨裁時期的歷史教育

香港的歷史教育成為新一波政治角力的戰場,先是爆出林則徐爭議,然後又有文憑試歷史科試題風波,較早之前,林鄭月娥更直指教育不可以成為「無掩雞籠」,有評論人就認為政府準備清算教育界。獨裁政府向來視教育 —— 特別是歷史教育 —— 為重要的政治工具。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拉脫維亞,曾經歷長達超過半世紀的獨裁統治,當時歷史教育就被政府牢牢控制。

SEN 學童如何渡過隔離難關?

病毒大流行,學童被迫停課,留家日久,失去社交往來及原本規律的學習生活,或開始感到無力及焦慮。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困擾更大,失去平常有序的生活、不能親身接受治療,容易錯過學習黃金時期,而且他們的網上教學資源不及主流多,家長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渡過困難時期?

【通才指南】如何像愛因斯坦一樣……演奏?

有研究發現,得諾貝爾獎的頂尖科學家,能歌善舞比例是沒得獎同行的 25 倍、創作藝術機會高出 17 倍、寫詩比例高 12 倍、會演奏音樂比例高 4 倍,愛因斯坦和達文西正是精通文藝與數理的鳳毛麟角。究竟是甚麼特質讓他們文理全才?跨領域的學習如何相得益彰,全面發揮人類的潛能?

動物也有青春期?

在家嫌父母囉嗦,在校跟師長對抗,看甚麼都不順眼,同學間卻人做我做。這種青蔥歲月,你我或都經歷過。不過,原來青春期並非人類獨有,年少動物在其成長之時,亦有衝動、壓力,需要學習。專家認為,那些瘋狂、氣人的舉動,不僅在大多數物種成長時無可避免,而且有其真正價值。

家長查閱子女成績成癮?

在凡事由數據先行的年代,對家長來說,能夠隨時隨地查閱子女的課業成績,預防其學業走下坡,無疑是吸引的工具。但當美國實時檢查學生成績的系統開始普及,家長卻要思考,全天候監控學生成績,會否成為病態行為?

在多語環境,讓人更易學習語言?

多語環境讓人更易學習語言?華盛頓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基於觀察大腦活動,生活在多語言社區的人比單語環境中的人,在識別另一種語言單詞時有更佳表現。研究由華盛頓大學心理學系和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Kinsey Bice,及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語言科學教授 Judith F. Kroll 共同發表,刊登在 9 月號的「大腦與語言」期刊。

元素週期表應反轉來展示?

今年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提出元素週期表的 150 週年。元素週期表理順了化學元素的各種屬性,使人容易理解。不過,最近就有化學家,對這個每位理科生都熟悉的元素表提出大膽想法,表示如果把元素週期表上下反轉(橫軸旋轉 180°)展示,或能更有效傳遞圖表的信息。期刊「自然化學」日前刊登了兩名化學家及兩名心理學者共同撰寫的評論文章,提出「顛覆」這個傳統、行之有效的工具。

STEM 教學:用玩具學習編碼?

幾年前,香港政府教育局開始推動 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政策,市面上出現各種 STEM 教學課程,包括補習班、網絡教學和遊戲軟件等,更有不少聲稱適合兒童學習電腦程式編碼(coding)的組裝玩具,讓小孩從小接觸和熟悉編碼語言。為此,Vox 就刊文分析 STEM 玩具的興盛和未來趨勢。

請教中世紀修道士:如何保持專注?

在數碼資訊氾濫的年代,只要智能手機在手,便可隨時隨地接通世界,如何專心致志似乎成為時代課題。其實早在千多年前的歐洲中世紀,深居修道院的修士和修女,同樣要為抵抗外界誘惑苦惱,他們為專心修行和學習而扭盡六壬,箇中是否有方法值得我們參考?

要改變口音,先讓耳朵做運動?

有人說法語很性感,但當你聽到帶有法語口音的英語卻未必是同一回事。很多人明明已從小已學習外語,卻無法擺脫其母語口音的影響,例如廣東話的抑揚頓挫、北京腔的捲舌音。口音過重,有可能影響溝通。英國廣播公司近日便有文章提出,假若希望消除口音,秘訣在於重新訓練你的大腦及耳朵。

「木偶奇遇記」真正寓意:要避免淪為政治操弄的人偶

「木偶奇遇記」是全球知名的童話,但原來我們認識的故事版本,早經過迪士尼簡化改編,原版不但黑暗殘酷,更處處是政治隱喻。有評論分析,作品的終極關懷在於個人解放 —— 除非人努力向學,否則只會是政治家玩弄的扯線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