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教學:用玩具學習編碼?

A+A-
小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組裝和編碼。

幾年前,香港政府教育局開始推動 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政策,市面上出現各種 STEM 教學課程,包括補習班、網絡教學和遊戲軟件等,更有不少聲稱適合兒童學習電腦程式編碼(coding)的組裝玩具,讓小孩從小接觸和熟悉編碼語言。為此,Vox 就刊文分析 STEM 玩具的興盛和未來趨勢。

琳瑯滿目的玩具

Kano 新推出的魔術棒與應用程式作結合。 圖片來源:Kano/Instagram

STEM 玩具,例如模型或扭計骰等,配合硬件和應用程式,聲稱可用簡單明瞭的方式,教導孩子編碼的語言、組合方式和運作原理。玩具公司 Robo Wunderkind 推出的機械人,組裝後可以通過應用程式進行編碼,使其做出特定動作。中國編程機械人公司 Makeblock 則推出需自行組件的航拍機;美國編程軟件公司 Bitsbox 以訂閱服務,每月介紹一個編碼主題;英國編碼組件公司 Kano 更推出可以進行電腦程式編碼的魔杖;就連著名牌子 Lego,也推出適合不同年齡的玩具組合

STEM 教學亦已在大學和工作領域獲得迴響。美國大學取錄的 STEM 相關學科學生呈穩定上升趨勢,從 2005 年約 35 萬增加至 2016 年約 55 萬。雜誌「福布斯」也指出,中國於 2016 年就有 470 萬名 STEM 畢業生。STEM 玩具市場大受歡迎,家長紛紛讓孩子從小接受 STEM 教育,更從其中最難的科目 —— 電腦程式編碼下手。儘管目前仍無學術研究探討相關玩具對學習編碼的成效,但不影響家長為孩子購買 STEM 玩具。雜誌 The Journal 推測,該市場還會持續擴張,預計於 2021 年提升 10%。

跟上時代腳步

但美國玩具協會副主席 Ken Seiter 對此景象感到憂慮:「家長看見這個趨勢,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協會調查報告顯示,在 2,000 名接受調查的家長中,85% 想要孩子學習編程技能,79% 認同 STEM 玩具對孩子學習編程而言重要,而大部分都認為學習該技能的理想年齡為 6 至 7 歲。長遠來說,有 76% 的家長期望孩子從事與 STEM 相關的職業。Seiter 指:「我認為,從小培養未來職業的興趣,對小孩來說太過極端。」

美國玩具公司 Fisher-Price 早期兒童發展研究主任 Deb Weber 在訪問中指出:「重要的是,家長是否能夠向孩子說明其玩法和用途,而孩子又是否會當它為普通玩具而忽略其教育層面。」面對大量的 STEM 玩具,Kano 公司總裁 Alex Klein 則感到正面,他說:「我們活在數碼時代,我們會用電腦、電話、平板等電子產品。但只有一部分人 —— 即 2,000 萬人 —— 會編程。我們身處在充滿可能性和潛能的時代,但只有少數人能夠參與。編碼能力應該像讀寫及算術能力一樣被廣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