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共84篇|

談判專家如何應付孩子的無理取鬧?

面對不可理喻的人,我們大可以退席離場就此不談,但若對象是孩子,家長便難以就此了事。「大西洋」雜誌邀請來自哈佛商學院、具 25 年教授談判技考經驗的 Michael Wheeler 及育兒作家 Wendy Thomas Russell,拆解如何應付未建立自我意識,有時無理取鬧得惹人憤怒的小孩(甚至是成人)。

毒親:一直壓迫孩子的父母

林鄭月娥早前接受電視台專訪,以個人育兒經驗舉例,稱「自己縱容孩子的任性行為,只會令孩子日後後悔」。先不論把現代社會中政府與民眾的關係比喻成父母管教子女,是否恰當;只談育兒,人們往往亦會陷入各種誤解 —— 以為孩子的要求必然出於任性、父母拒絕孩子的「任性要求」是理所當然的事。雖云「虎毒不吃兒」,但現實上確有一類「毒親(toxic parent)」,在親子相處上,一直壓迫孩子。

救世軍:開心走上與別不同的成長路

熙熙(化名)到了兩歲仍不會說話,當大人無法滿足他的要求,就會大發脾氣躺地哭鬧;這個失控的孩子令新手父母黃生黃太感到無奈。直到一次檢查,醫生發現熙熙的表達力弱,經評估後確診為發展遲緩,在智力、小肌肉發展,以至語言能力都比同齡小朋友略遜一籌。幸而父母在網上尋找有關「特殊教育需要(SEN)」的資訊時,遇上救世軍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令熙熙得以在幼兒發展的黃金期接受治療。

波波池捲土重來的意義

每逢假日,不少家長都會帶小朋友到室內遊樂場「放電」。愈來愈多活動場所以波波池作招徠,近年在社交網站上,不難看見其蹤影。波波池色彩豐富之餘,兒童置身其中,不怕遇溺,不怕被撞倒,父母容易看管,完全符合家長對安全的要求,而這就是它當初出現的原因。

身教言傳 —— 北極因紐特原住民育兒指南

今時今日,生理成熟但心智未熟的成人屢見不鮮。容易發脾氣、衝動的特質不再是孩童專有。人的成長,與父母管教方式有莫大關係。世上沒有育兒聖經,指引父母如何教出面面俱到的孩子。不過,若要孩童日後懂得管理情緒,或可參考北極圈的因紐特原住民(Inuit)。

不只 Puppy Love:小孩子真的會戀愛?

最常把「結婚」掛在口邊的是甚麼人?不是電視劇的主角,而是幾歲大的孩子。他們會說誰是自己的男/女朋友,「承諾」長大後要跟對方結婚,將來會生多少個孩子云云。大人聽了,往往一笑置之,心想只是童言而已。但性教育作家 Bonnie J. Rough 訪問多名專家,他們均指戀愛無分年齡,孩子間的好感甚至心動,都不只是 Puppy Love 那麼兒戲。

獨生子女,性格一定欠佳?

獨子獨女很多時會被認為要甚麼有甚麼、不懂得分享,而且普遍都是自私的,好像大多有「公主病」、「王子病」。但最近美國科學雜誌「科學人」就還獨生子女一個清白,引用研究證明,他們雖然是有些微不同,但過往的說法對他們也不公允。

美國學校新主張:課後無功課

成人放工一身輕,學生下課卻更忙。一堆作業寫不完,飯後還要埋頭苦幹。中國虎媽拍手叫好,迷信功課多學得好。美國家長倒替子女叫苦,被功課剝奪休息,在家也喘不過氣。愈來愈多校區遂作出改革,禁止給予學生功課,或是不再對功課評分。但是如此一來,就會荒廢學業?原來也不一定。

日本一代育兒男

不少人對日本家庭的印象是丈夫在外工作,每月把掙得薪金都交予妻子,由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的妻子決定丈夫的零用錢。劍橋大學研究員 Hannah Vassallo 在其新作 Cool Japanese Men 中,形容:「全心投入工作,是男子氣概的典範。」但近年來,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正漸漸變化。Vassallo 訪問的日本爸爸,正樹立育兒男士的先例,用更多時間照顧孩子。

【怪獸家長心理學】威嚇責罵有損兒童身心?

曾幾何時,責罵威嚇被視作管教兒童的必要手段,但時移俗易,現今家長普遍都不敢讓兒童暴露在任何恐懼之中,結果成就「怪獸家長」的出現。究竟這種心態是否矯枉過正?轉變又從何而來?研究恐懼文化的知名社會學家 Frank Furedi 追本溯源,從心理學和教育學潮流,解釋西方育兒心態的轉變。

【親情的負擔】帶著父母上班日

養兒 100 歲,長憂 99.9,美國有公司能深深體會這種心情,讓父母有機會參與子女的職場生活,了解子女上班後,一整天究竟在做甚麼,恍如在子女孩提時參與其學校中的大小事一樣。但畢竟昔日的孩子已長大,對於爸媽在辦公室中蹓躂,甚至做出各種本著好心,實質卻令人尷尬的脫序行為,不少員工都覺得困擾非常,但正面去想,這可能也是父母藉此了解子女工作的好機會。

雅茲迪族不能包容的 ISIS 後裔

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之一的 Nadia Murad,出身於伊拉克的雅茲迪族。在 2014 年,ISIS 部隊入侵 Murad 的村莊大舉屠戮,並擄去 Murad,強迫成為性奴。Murad 並非唯一慘遭恐怖分子蹂躪的雅茲迪婦女,部分更因強姦而懷孕。即使得以倖存,帶著一個擁有異教、外族血統的孩子,亦難以為族人所接受。

救世軍:讓 SEN 孩子找回自信與成就

要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孩子,家長的辛酸,有誰共鳴?曾太幼女籽堯患有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譜系障礙、讀寫障礙、小肌肉發展遲緩等連串問題,沉重壓力導致一家人關係急轉直下。今天,母女能夠有講有笑,坦然面對籽堯在學習路上的困難,轉變過程艱辛而漫長,她們不但在救世軍找到出路,更發現女兒在學業以外也有她的才能與強項。

6 個使孩子自發閱讀的方法

美國維珍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Daniel Willingham 在著作 Raising Kids Who Read 指出,閱讀能力高的孩子,傾向享受閱讀,因此閱讀更多,然後又因此提升閱讀能力。但新學年開始,孩子又得忙,怎樣可使他們自發拿起書本?Willingham 與英國教育工作者 DM Crosby 提供數項建議,讓家長協助子女培養閱讀的「良性循環」。

電競補習班 —— 親子樂的契機?

為了令子女學業成績更進一步、或培育一技之長,經濟條件許可的父母會送他們去補習班、興趣班,或聘請私人老師,但孩子未必想像得到,父母會因為自己打機不夠好而聘請教練。最近在歐美地區大熱的電子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家長為了讓子女獲勝,不惜花費金錢,為子女甚至自己聘請教練,當中的理由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