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言傳 —— 北極因紐特原住民育兒指南

A+A-
1955 年,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婦女與幼兒。 圖片來源:Ivan Dmitri/Michael Ochs Archives/Getty Images

今時今日,生理成熟但心智未熟的成人屢見不鮮。容易發脾氣、衝動的特質不再是孩童專有。人的成長,與父母管教方式有莫大關係。世上沒有育兒聖經,指引父母如何教出面面俱到的孩子。不過,若要孩童日後懂得管理情緒,或可參考北極圈的因紐特原住民(Inuit)。

已故人類學家 Jean Briggs,曾於 1963 年到加拿大西北地區(今努納武特)的因紐特原住民社區,展開為期 17 個月的實地考察。其後,Briggs 把考察所得,於 1970 年結集成書 Never in Anger,講述因紐特人如何培育孩子,掌握成人應有的人格,以及處理孩子偏差行為的方式。

Briggs 當年成功說服一個因紐特家庭「收養」自己。當時,大部分因紐特人家庭,仍沿襲幾千年來的生活方式,夏天住帳篷,冬天造冰屋。在原住民環境成長、曾拍攝因紐特人相關電影的導演 Myna Ishulutak 表示:「我們直接從動物身上獲取食物,如魚、海豹和馴鹿。」

對來自城市的 Briggs 而言,當地生活環境也許十分惡劣,不僅沒有舖平的道路、供暖設備及商店,冬季氣溫更可低至 -40°C。Briggs 生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儘管已努力抑制心中的不滿和憤怒,但身處於因紐特社區的自己,性格仍像野孩子一樣。「我常以反社會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浮躁,生悶氣、謾罵,甚至做一些他們從不做的事情發洩。」Briggs 之所以用「野孩子」形容自己,是因為在因紐特社區,即使只是表現出沮喪或煩躁的態度,已是軟弱及孩子氣的象徵。

據她觀察,當地人對生活上不如意之事,均用平靜態度處之。例如,曾有人在冰屋內煮茶,令冰層破損,但屋內眾人的神情均無變化,「罪魁禍首」更只是淡然說出一句「太糟了」,便再添滿茶壺。另一次,一條花了好幾天時間織成的釣魚線,首次使用時立即斷裂。突如其來的事情卻沒招來情緒突變,只聽到有人冷靜地說:「把它們接起來。」

在著作 Never in Anger 裡,Briggs 記錄了這些觀察,但疑問長留心中:因紐特父母如何把容易發脾氣的幼兒,教養成冷靜的成人?1971 年,Briggs 終於發現線索。當時,她看見一名年輕因紐特母親,與自己約 2 歲的兒子在石灘上玩耍。這位母親拿起一塊鵝卵石,對兒子說:「打我!繼續來,要更大力打我。」男孩向母親扔石,母親喊道:「嗚嗚,十分疼!」眼前所見,令 Briggs 大惑不解,一切仿佛與自己對因紐特文化的理解矛盾。

孩子發脾氣,父母不會立即懲罰,過後再上演好戲教育。

當 Briggs 明白箇中道理後,表示:「這位母親採用了一項十分有效的育兒方式,教導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這是我見過最有趣的育兒策略之一。」

一切原來都是一場戲。假如真有小孩發怒,父母不會作出懲罰。相反,待孩子冷靜過後,好戲便正式開始。父母用做戲向孩子展示,行為不端將會引發甚麼現實後果。扔石的情節,令母親呼痛,正是他們的「身教」。Briggs 認為:「這種做法為孩子提供經驗,引導他們向理性思考發展。」父母還能在戲中按孩子表現,不斷提出問題,母親可能會再問:「你不喜歡我嗎?」直至孩子停止扔石。

Ishulutak 認為,這些戲劇,教懂孩子不要輕易被挑釁。「父母教你在情感上變堅強,不把甚麼都當回事,亦不要害怕被人戲弄。」通過戲劇,孩子們從小便有機會練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此外,臨床心理學家 Laura Markham 透露,當地人教養孩童的要點,在於不要吆喝。「當孩子感到不安時,父母吆喝他們停止叫喊,以此解決問題。」然而,這樣只是教導孩子如何生氣。「相反,懂得控制自己脾氣的父母,會協助孩子學懂自制。」

但假如父母不用憤怒的語氣與孩子說話,如何令他們「聽得入耳」?Goota Jaw 現於努納武特北極學院擔任幼師,她指出,數千年來,因紐特人全靠一種方法巧妙地達到育兒目的:「我們用故事教導孩子。」假如要孩子遠離兇險的海洋,以免淹死,Jaw 說:「不要呼叫:『不要靠近水!』因紐特父母早已採取預防措施,且向孩子述說一個關於水的故事。」

這是海怪,背後有個只裝小孩的大袋。假如走得太近,便把你拖到海中,帶到另一個家庭。

「如此,我們便毋須呼喝孩子,因為他們已收到訊息。」

Ishulutak 亦分享了孩童時代,父母為教自己在冬天要戴帽所說的故事。「父輩如此告訴我們,假如沒有戴帽子就外出,極光會把你的頭當成足球踢。」對孩子來說,這些編作的故事,或許使人害怕,然而,口講故事一直是父母教育孩子價值觀及行為的關鍵方式。

心理學家 Deena Weisberg 解釋:「通過有興趣的事物,我們的學習成效最好。就故事的性質而言,當中有很多東西比陳述一件事更為有趣。」她補充:「一些危險的故事,就像磁鐵一樣吸引孩子,產生緊張感覺,由此變成一種有趣的互動。孩子們認為這很有趣,成人亦如是。」此外,2017 年一份研究稱,經分析 89 個狩獵採集部落後,發現他們會以故事形式,向他人傳遞尊重性別、避免衝突等價值觀。成人的道理,未必需要三令五申,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可能更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