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池捲土重來的意義

A+A-

每逢假日,不少家長都會帶小朋友到室內遊樂場「放電」。愈來愈多活動場所以波波池作招徠,近年在社交網站上,不難看見其蹤影。波波池色彩豐富之餘,兒童置身其中,不怕遇溺,不怕被撞倒,父母容易看管,完全符合家長對安全的要求,而這就是它當初出現的原因。

據媒體 Vox 報道,波波池被認為是出自英國工業設計師 Eric McMillan 之手,他移居加拿大時,曾任 1967 年滿地可世界博覽會的展覽設計師。McMillan 曾說:「我以自己的童心設計了這些設施。這通常是我想玩的東西,或者說…… 如果成年人玩得多一點,就會較少恐懼,更多理解,因為玩耍是一種公開而誠實的交流。」

波波池的原型,於 1976 年聖地牙哥海洋世界的 Captain Kids World 出現。1980 年於費城郊區開業的芝麻街樂園(Sesame Place)中,McMillan 加入一個巨型波波池 Count’s Ball Room,內有 8 萬個塑膠球。正因他常在遊樂場設計中,運用橡膠、泡棉及塑膠等物料,故被稱為「柔軟遊樂之父(father of soft play)」。1975 年接受訪問時,他指自己建立的所有設施,幾乎都遵循 4 點:經濟實惠、易於維修、安全及為孩子帶來歡樂。

美國的遊樂場起源於 19 世紀,歷史學家 Susan Solomon 說:「1910 年代時,戶外遊樂場既適合成人使用,也適合兒童使用,晚上可供成人作鍛鍊用途。」但到了 1970 年代,父母開始關注誘拐問題,對於孩子玩耍的地方及方式愈來愈謹慎,遊樂場被移到室內,這至少在心理上比較安全。

波波池由兒童遊樂設施,變成成年人拍照打卡的場所。 圖片來源:路透社

最終,室內遊樂場如連鎖餐廳般「倒模式」出現,Solomon 形容:「這成了孩子的籠子,非常受限。」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Play 編輯 Jeremy Saucier 也表示,波波池的出現,是來自 70 年代對兒童安全等問題的關注,以及設計師對創造不同類型遊戲場景的興趣。到 1980 年代,這些柔軟的遊戲場所變得特別受歡迎。90 年代,波波池廣泛進駐美國薄餅店和快餐店,陪伴兒童成長。當這一代孩子都為人父母,他們也傾向安排子女在室內遊玩。「在亞洲和歐洲,有一種淨化遊戲區的趨勢,需要付費的空間,構建成流行的城市場景:兒童可以扮演消防員,或扮去雜貨店。」

兒童只留在室內玩耍,抹殺了不少樂趣。Solomon 認為這樣「改變了整個活動形式。理想中遊戲是一種公共事項,在不用付費的地方,你可以不斷回來」。在一個離家不遠的地方,鄰居的孩子們自成一角,不必理父母的日程。雖然室內遊樂場也聚集了不同家庭,但要監護人帶同孩子才可進入,往往限制了孩子玩耍的方式以及其交友機會。

不過,Saucier 就以正面態度看待波波池,甚至認為這有治療作用:「雖然波波池似是為 Instagram 而出現,已失去其黃金時代的感覺。但當大家都在談論時,會日漸關注成人的遊樂需要。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已被數碼化,關乎觸覺的遊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