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

|共165篇|

歷史分歧點:美軍觀察組走進延安

延安號稱革命聖地,1935 至 1948 年間的「延安時期」,形成了日後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形式。這段時期發生不少改變中國共產黨走向的事,包括 1937 年黨中央遷至延安後,毛澤東嚴厲批評張國燾「槍指揮黨」、1942 年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等等。1945 年 7 月 22 日,當地更迎來稀客 —— 通稱「迪克西使團」的美軍觀察組(United States Army Observation Group)受委派與中共接觸,探討美國能否與毛澤東的共產黨結盟。

在淪陷區生活的大英子民:二戰時的德佔海峽群島

1939 年 9 月 1 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初時德軍勢如破竹,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幾乎攻下整個西歐。不過,面對德軍大規模空襲,英國沒有屈服,後來更成為反攻歐陸的最大基地。然而戰爭期間,還是有英國本國範圍的皇家屬地不幸失陷,要經過五年的艱辛歲月才得以光復 —— 那就是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

並非反猶,亦非英雄 —— 還原戰時教宗庇護十二世面貌

2020 年梵蒂岡解封 1,700 萬頁機密檔案,揭示羅馬天主教教廷及戰時教宗庇護十二世(Pius XII)面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角色。長期研究梵蒂岡的歷史學家 David I. Kertzer 推出新作 The Pope at War,他接受不同媒體訪問時稱,釋出的文件描繪了庇護十二世更細微一面 —— 戰時教宗既不是外界所評論的反猶太主義者、「希特拉的教宗」,也不是甚麼英雄。

Moyashi:見證日本戰後史的女人

2022 年 5 月結束,卻出現了兩件喚醒日本戰後昭和史記憶的新聞。第一件是元日本赤軍最高幹部重信房子在 5 月 28 日出獄,事件成為了日本乃至海外媒體的時事要聞。另一件相對不起眼,起碼沒有獲得華文媒體的青睞的,就是橫井庄一之妻 —— 橫井美保子在 5 月 27 日離世。

美軍來了我帶路:一名痲瘋病人如何協助盟軍戰勝日本

在戰爭期間,即使看起來無比脆弱的人,都有機會成為敵人。在二戰期間,菲律賓是太平洋戰線中其中一個最慘烈的戰場,美軍和日軍分別有數萬和數十萬士兵死於當地。在這場戰爭中,一位痲瘋病人就成功避過日軍的嚴密監控,為盟軍送上重要情報。她的名字是格雷羅(Josefina Guerrero)。

希特拉是猶太人一說,從何而來?

5 月 1 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出席意大利電視節目,被問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身是猶太人,何來支持納粹主義時,竟聲稱希特拉都有猶太血統,史上一些最惡名昭彰的反猶分子本身就是猶太人。拉夫羅夫的說法震驚國際社會,原本對俄相對溫和的以色列,亦譴責有關言論不可原諒,並立即傳召俄國大使要求道歉。其實,希特拉是猶太人之說已流傳多年,就讓我們考證當中由來。

英女王服務國家的起點 —— 汽車維修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因「偶發性行動不便」,缺席國會開幕大典,令人們關注女王的健康。今年適逢伊利沙伯二世在位 70 週年,當地正籌備一系列慶祝活動及回顧展覽。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WM)早前便有特別發現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仍是公主的伊利沙伯,在本地輔助服務團(ATS)服役的影片及照片。

俄羅斯勝利日,動態歷史意義

5 月 9 日是前蘇聯及俄羅斯紀念 1945 年撃敗納粹德國的勝利日(Victory Day)。除了 2020 年因疫情延期,自 1995 年起,每年勝利日莫斯科都會舉行閱兵儀式,如此隆重其事,反映政府對此之重視。然而在蘇聯時代,其實並沒有每年勝利日閱兵的規定,當日甚至未必是假期。戰勝納粹德國值得紀念,但紀念歷史的方式,總可以隨政治需要而改變。

蘇聯二戰「解放東北」期間,對中國人民的暴行

二戰期間,蘇聯雖然是同盟國的一分子,協助自由世界擊敗德意日軸心國為首的法西斯陣營,但其軍紀之敗壞,令很多平民百姓都聞風喪膽。佔領德國期間,蘇聯士兵強暴超過 200 萬名德國女姓,近 24 萬女受害者喪命。蘇聯在「解放」中國東北後,也犯下嚴重暴行,而且不單針對戰敗的日本僑民,連戰勝國之一的中國人亦逃不過蘇聯士兵的魔掌。

世界警察:聯合國安理會的初衷

俄羅斯昨日被逐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但無論澤連斯基如何抗議,俄國始終穩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其實安理會的設計,是源於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構思,他汲取國際聯盟的教訓,提議由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承擔維和責任,合稱「四警察」(Four Policemen),後來加入法國,組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至於如何應對「警察」知法犯法,羅斯福並沒有答案。

【東線醞釀】白熱化的日俄領土爭議:北方四島問題考

2 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自由民主陣營聯手反制俄羅斯,日本也加入制裁行列,響應把俄國剔除於 SWIFT 外、凍結俄羅斯官員及普京親信的資產,並實施軍事出口限制。事件令日俄關係急劇惡化,不單「日俄和平條約」談判工作流產,俄羅斯甚至在有領土爭議的北方四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令緊張局勢升溫。

愛德華八世協助納粹?

除了「不愛江山愛美人」選擇退位、受封溫莎公爵外,人們對愛德華八世另一個印象,恐怕是其對納粹的同情態度。溫莎公爵夫婦在大戰前及戰時,與納粹德國的關係耐人尋味,傳統觀點認為,溫莎公爵只是希望避免另一場世界大戰,卻無意中成為納粹侵略計劃中的棋子。將於 3 月 27 日在英國播出、基於英國歷史學家 Andrew Lownie 著作 Traitor King 的紀錄片 Edward VIII: Britain’s Traitor King,卻提出其他看法。

我們都回不了去:一個歐洲人的盛世記憶

今天是「人類群星閃耀時」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自殺身亡 80 周年。他是德語世界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經歷過 19 世紀末的歐洲太平盛世,自信樂觀地憧憬過人類將來,卻接連歷經兩場世界大戰,遭遇極權迫害而流亡海外,也見證自由心靈如何屈從國家意志。其臨終遺作「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就為文明盛極而衰留下最後見證。

誰向納粹出賣安妮法蘭克?

猶太女孩安妮法蘭克,在日記中寫下了納粹德國佔領荷蘭時期躲避追捕的生活。1942 年 7 月,在父親奧托安排下,法蘭克一家人匿藏在阿姆斯特丹王子運河街 263 號,直至兩年後的 8 月 4 日,黨衛軍 帶領荷蘭警察到場突擊搜捕。加拿大傳記作家 Rosemary Sullivan 就在新作中,探討究竟是誰向納粹透露他們的藏身之處。

追究暴行:二戰後香港的軍事法庭

第二次大戰時期,香港屬於英國殖民地,是同盟國的一分子。當日本在 1941 年 12 月向同盟國宣戰,香港也在同月淪陷,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期間日軍犯下多項戰爭罪行,例如濫殺平民和戰俘,強徵慰安婦。二戰結束後,盟軍要追究軸心國的反人類罪行,於是有知名的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其實,盟軍亦有在香港設置軍事法庭,清算多名日本乙、丙級戰犯。

【淪陷 80 周年】皇后大道變明治通:強制日化的香港

80 年前的黑色聖誕,英軍彈盡糧絕下投降,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日軍以解放白人殖民壓迫為名,洗刷港英「遺毒」,拆卸「英夷」雕像,主要街道和建築改用日文名,又先後興建三座神社。如今作為特首官邸的禮賓府,亦經過日式改建才演變為今天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