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醞釀】白熱化的日俄領土爭議:北方四島問題考

A+A-
北方四島之一的國後島。 圖片來源:路透社

2 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自由民主陣營聯手反制俄羅斯,日本也加入制裁行列,響應把俄國剔除於 SWIFT 外、凍結俄羅斯官員及普京親信的資產,並實施軍事出口限制。事件令日俄關係急劇惡化,不單「日俄和平條約」談判工作流產,俄羅斯甚至在有領土爭議的北方四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令緊張局勢升溫。

日本聲稱擁有主權的「北方四島」,包括了齒舞群島、色丹島、擇捉島和國後島,現時在俄羅斯在實然控制之下,並起名為「南庫里爾群島」(South Kuril islands)。北方四島本來是蝦夷人(今阿伊努人)的聚居範圍,後被拼入江戶時期日本的松前藩。18 世紀,沙俄的探險家聲稱「發現」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愈來愈多俄羅斯商人到當地經商,到 1786 年,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更頒詔令,宣佈千島群島歸沙俄所管轄。

1855 年,兩國締結「日俄和親通好條約」,雙方宣佈以擇捉島與得撫島之間的擇捉水道為界,把千島群島一分為二,北方歸沙俄,南方歸日本,南方部分亦即今天的北方四島。1875 年,日俄又再次簽署「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日本轉讓樺太島(俄國稱薩哈林島,中國稱庫頁島)予沙俄,以換取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1905 年日俄戰爭爆發,沙俄戰敗,日本進佔南樺太島。到二戰結束後,蘇聯又以戰勝國姿態佔領整個千島群島和樺太島,造成今日爭議。

根據 1945 年「雅爾達密約」,美英同意蘇聯擁有千島群島主權,以換取對方出兵。可是,另外兩方重要的公開文件、1943 年「開羅宣言」和 1945 年的「波茨坦公告」均沒有仔細觸及北方四島問題,前者盟軍僅聲明「日本將自其他以暴力與貪婪取得的領土上被驅逐」,而後者也只列明「應當施行開羅宣言的規定,日本主權僅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與其他根據我等決議的小島」。日本一方則認為,日俄 1855 年建交以來,從未聲索過北方四島主權,日方並非以暴力與貪婪取得四島。

1951 年,49 個國家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解決戰後安排,當中第 2 條第 3 項寫道:「日本政府放棄對千島群島、1905 年 9 月 5 日獲得之庫頁島(南樺太)部分,以及鄰近各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惟當時冷戰已經爆發,美蘇交惡,美國國務院認為北方四島是屬於北海道範圍的一部分,而且蘇聯並無簽下「舊金山和約」,美英認為非締約國無權享有和約列明的領土權利。北方四島爭議一直延續至今,即使後來兩國建交,也並未真正解決問題。

到今天,北方四島人口只有大概 2 萬,幅員和面積皆狹小,不過對俄羅斯而言就扮演極為深遠的戰略意義。千島群島的擇捉水道全年都不會結冰,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和海參崴的潛水戰艇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太平洋。而且,據指當地蘊含重要的稀土金屬「錸」(rhenium),可用於製作超音速戰機。過去,日本積極與俄羅斯談判,甚至一度考慮只取回佔北方四島 7% 的齒舞群島和色丹島,但分析指只要美日軍事同盟存在,俄國就不會同意交出領土,以免威脅其遠東安全。

俄烏戰爭爆發,基本上宣告日本難以再循正常外交途徑取回北方四島,日俄邊境也再次緊張起來。3 月 10 日,俄羅斯宣佈會在北方四島進行軍演。3 月 17 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聲言北方四島「被俄羅斯非法佔據」。21 日,俄國外交部宣佈將停止日俄和平條約談判,廢除日本人前往北方四島的「免簽證交流」待遇。25 日,俄羅斯在千島群島進行一場軍事演習,模擬反擊敵人登陸戰,動用近 3,000 兵力、數百輛軍用車輛。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表示,軍事演習是俄國在亞洲的武力示威,展現俄軍具東西方作戰的能力,並憂慮俄軍只會在日本周邊愈來愈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