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大阪沒有世博

A+A-
圖片來源:The Asahi Shimbun/The Asahi Shimbun via Getty Images

今年 9 月,大阪市政府在通訊平台 LINE 推出 AI 服務「大醬」(大ちゃん)—— 一隻以對話形式提供生活資訊的關西腔柴犬,如果問它大阪世博會否中止,它會答你:「對呢,雖然很可惜,但是會中止。」雖然政府說這只是資料錯誤,但空穴來風必有因,事實是取消的說法早已流傳甚廣。

擬於 2025 年 4 月至 10 月期間在大阪夢州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在 2017 年申請時,會場建設成本預計需要花費 1,250 億日元。隨著疫情、日元貶值、物價上升及經濟轉差等種種因素,2020 年已經飆升至 1,850 億,上月底再增加 500 億,達 2,350 億日元,接近當初估算的兩倍。這只是建設需要的金額,還未計算舉行期間的人事費用以及營運成本。這 2,350 億是由國家、大阪、經濟組織各自分擔 3 分之 1,這意味著過半的成本其實是由納稅人買單。這幾年日本通脹卻薪水不漲,加上不斷增稅,竟然還要多花幾千億?過得愈來愈苦的一般人不贊成大型支出,是合情合理的。

除了成本攀升,進度也是嚴重落後。預定參加的有 150 個國家,要自己建設場館的 56 國裡,大半都未決定委托的建築公司。即使日本提出代為建設的建議,回應的也只有一個國家。日本自己也好不了多少,夢州沙塵滾滾,經幾度延遲,日本館在上月 11 日才開始動工。為了趕上 2025 年 4 月開幕,政府甚至建議放寛勞工法例,讓地盤可以超越容許的時數趕工。時事評論家西村博之批評:「只要不進行非法的加班,大阪世博就不可能完成。儘管肯定會赤字卻堅持推進,為的是政治家的面子而已。」

1964 年東京奧運以及接著的 1970 年大阪萬博,都是戰後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的代表象徵。在 2020 年代重新舉辦這一系列的活動,就是企圖在令和召喚昭和的亡魂,讓日本「重新偉大」。負責 1970 年世博的原經濟產業省官僚堺屋太一,在 2014 年又提出相同的世博計劃,希望延續 1970 年的神話。透過大型建設和活動刺激經濟,日本政治老人們始終離不開「大等於好」的迷思。

當然,如果最後能夠賺回來,現在的花費都是投資。1970 年的世博非常成功,成功得當年多賺的錢放在基金裡,今天滾存到 190 億日元,可以重新投放在新的世博上。在最理想的劇本裡,包括門票、交通、住宿、購物等一切周邊收益,日本期待 2025 年世博會帶來跨越兩年、高達 2 萬億日元的經濟效果。然而這都只是估算, 2020 年奧運當初預算的經濟效果有 32 萬億日元,結果有誰猜得到?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