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共162篇|

安靜、低成本、無過敏的被動住宅

隨著氣候問題加劇,新興的節能建築設計「被動房屋(passive house)」正在紐約及其他城市流行。此類房屋的通風系統會為室內空間持續換氣,加上超級絕緣的結構,即使有鄰居正在做飯,其他單位也不再聞到任何氣味,在客廳也不再聽到交通噪音。而且該類房屋具有高節能效益,有利於環境之餘,也為居民省下不少帳單費用。

20 世紀港英洋人的風水體驗

臨近春節,又會有風水師傅在各大媒體出現,分享如何移動擺設,在新一年催旺運勢。很多現代都市人會覺得風水沒有科學根據,只是一種迷信,但其歷史可追溯至晉朝,是華人傳統文化一環。在港英時期,香港曾經是一個華洋混雜的大熔爐。香港知名保育家華德斯(Dan Waters)就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文章,分享 20 世紀港英洋人的風水體驗。

烏茲別克名城撒馬爾罕 —— 偏離歷史的復修

公元 1370 年,帖木兒建立帝國並定都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歷史名城位於烏茲別克,是絲綢之路在中亞的重要路口。15 世紀初建成的比比哈奴清真寺今天仍閃閃生輝,矗立在撒馬爾罕;因為經過大幅重建,歷史痕跡通通不見。多年來,應否修復、如何修復清真寺等撒馬爾罕歷史建築,一直是遊客、當地人、學者、政府及國際機構的爭論話題。

倫敦的舊發電站與 2021 年最後一束光

那天 4 點鐘日落,剛好是香港踏入新年的時刻。在 2021 年,倫敦最後一束光下,我們用手機上香港天文台,以香港時間倒數一次。十、九、八…… 三、二、一,一班人自 high 地相擁,然後說聲 Happy New Year,旁邊的當地人則像巴特西公園的湖畔一樣平靜,釣魚的還是釣魚,談情的還是談情。

火星混凝土原材料:太空人的血汗?

太空任務危機四伏,太空船暴露在宇宙輻射、太陽粒子及微流星的危險之中。假如真的要進行遠程載人飛行任務,例如派遣飛船在火星建立基地,船隊需要有建造保護屏障的材料和器材。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團隊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太空員產生的尿液和血液中的化合物,可製成堅固的混凝土,未來或能在太空旅行和建立殖民基地中發揮關鍵作用。

冷氣的未來替代品:超強反光油漆?

香港的夏天酷熱難當,冷氣是不少家庭的必需品。但長開冷氣不單電費高昂,亦不環保,而且容易致病。有科學家近年就努力找尋替代方案,例如美國普渡大學的團隊在 4 月公佈新發明的超強反光油漆,可以透過反射絕大部分的陽光,從而降低室內溫度。

恐共浪潮之下,赫爾辛基在冷戰時期構建的地下天堂

在冷戰時期,歐洲被一分為二,分別是英美法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及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陣營。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與蘇聯接壤,但仍維持獨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並致力行中立國路線。可是,與強鄰相連,令芬蘭民眾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冷戰時,首都赫爾辛基就建造一個巨型的地下天堂,以作求生準備。

塔吉克重塑首都,告別前蘇聯與探索前路的掙扎

中亞國家塔吉克 1991 從蘇聯獨立。今天的首都杜尚別(Dushanbe),自 1929 年起,到 1961 年蘇聯去史太林化前,被稱為史太林納巴德(Stalinabad)。這個曾以蘇聯領袖命名的城市,既有大量蘇聯風格建築,人口結構亦反映蘇聯多民族特點。近年,當地興起建築熱潮,有人憂慮清拆大量蘇聯建築,意味著抹煞記憶;亦有人思考該如何從建築反映城市的文化新貌。

噪音問題,只能默默忍受?

居家抗疫,既怕無盡 Zoom 會議,更怕鄰里噪音多。在南韓這個約 3 分 2 人口居於大廈的國家,樓層間的聲浪滋擾已是公認問題。去年起盛行在家工作後,由此引發的爭執再度飆升,早前有藝人被揭發放任孩子在家跑跳,樓下住戶忍無可忍在網上投訴,甚至演變成網絡公審。政府成立專責部門調停,甚至與大型發展商討論,想從建築方式入手解決難題。但為何韓國男女,仍難逃離噪聲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