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波斯智慧】捕風塔可助城市渡過熱浪?

A+A-
位於伊朗亞茲德市的捕風塔。

由古埃及到波斯帝國,一種巧妙的捕風方式助人們保持涼快數千年。在氣溫急遽變化下,熱浪頻繁出現,人們希望在降溫之餘,同時達致溫室氣體零排放,「捕風塔」(Wind catcher)這種古代智慧,或可再次幫助人類環保地渡過酷熱天氣

位於伊朗中部沙漠的亞茲德市(Yazd)又名「風塔之城」(Shahr-e Badgirha)。據說亞茲德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捕風塔,建築起源更可能要追溯到古埃及。這種有助空氣對流的建築,在亞茲德起著關鍵作用,助居民抵抗伊朗高原(Iranian Plateau)炎熱而乾燥的天氣。時至今日,城市中許多捕風塔已不再使用,卻吸引無數學者、建築師及工程師前來,研究其獨特建築結構,在現今急速升溫的世界中可以如何發揮作用。鑑於目前冷氣機已佔全球總用電量近 5 分之 1,捕風塔不需要使用電力,在節能及減排放方面確實具有吸引力。

捕風塔的原理,是由外側迎風通風口位置收集空氣,空氣會沿通道進入塔下住宅,流過建築物內部,若塔底設有水池的話,空氣更會進一步冷卻。最終,建築物內形成的氣壓令暖空氣上升,並通過背風通風口排出。捕風塔的形狀、房屋的佈局、整體朝向及通風口數量等方面都經過精心調整,以提升捕風塔吸風進入住宅的能力。

Parham Kheirkhah Sangdeh 在伊拉姆大學(Ilam University)研究捕風塔在當代建築中的科學應用及周邊文化。他指出,害蟲及灰塵隨風進入室內,是許多人放棄傳統捕風塔轉用冷氣機的原因。他希望未來可看到捕風塔復興及改良,為現有建築物增加節能冷卻系統。但持續緊張的國際局勢、疫情及水資源缺乏,都對這項工作構成阻礙。

世界上已有其他地方嘗試採用捕風塔。美國錫安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坐落在沙漠高原,當地氣候及地形類近於亞茲德,中心成功利用捕風塔等被動冷卻技術降溫,科學家錄得建築物內外溫差達攝氏 16 度。而在西西里島巴勒摩(Palermo),研究人員發現當地氣候及盛行風(Prevailing wind)等條件,有利其成為新版風塔之城。與此同時,今年 10 月,捕風塔將在杜拜世博會上成為奧地利館錐形建築系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