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共23篇|

【*CUPodcast】「取消文化」危害言論自由?

在摩西律法中,若有女子犯了姦淫之罪,鎮上的人會一同向女子扔石頭,將她處死。石刑是以公權力進行的刑罰,沒有一個人會直接造成該名「罪犯」死亡。2019 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將這種「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與古代石刑相提並論。

Instagram 何以淪為伊朗政府的眼中釘?

縱使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惡劣至極,仍不妨礙當地人對美帝社交媒體 Instagram 的熱愛。在這作風保守的回教國家,年青男女樂於透過各種相片和影像,與親朋好友甚至全世界分享生活及想法。不過,有指最近伊朗政府打算對 IG 發出禁令。互聯網力量對此什葉派政權構成了甚麼威脅,讓他們要畏懼一個只是無聊才刷的 app?

【Instagram 新政】隱藏讚數,不是讓你心靈健康?

社交媒體 Instagram 有新動向,但並非新增功能,反而是收回特色功能:不再顯示「讚(Like)」的數目。現先從加拿大開始測試,再擴展到另外 6 個國家,包括日本及澳洲等,最終或完全取消顯示讚數的功能。這雖然有利於用戶心理健康,卻可能令平台失去基本特色,也影響當中的商業運作。「華爾街日報」就有專文探討當中優劣。

只為作狀不下苦功,芭蕾舞者正被社交網絡摧毀

社交網絡催生了一種在虛擬世界炫富、炫耀生活豐富多彩,經營美好假象的人,實際上是一種扭曲的生活模式,而對於需要深層次思考和投入的藝術表演而言,傷害更大。俄羅斯芭蕾舞家 Diana Vishneva 近日便向法新社感慨表示:「有些年輕舞者,他們對手機的興趣更甚於舞步排練。」網絡時代下,本身需要踏實練習才略有所成的一門表演藝術,也成為急功近利,博取名氣的熱門類別。

Gloria Chung:當雜誌成為道具

在淘寶,只要搜尋雜誌,第一個彈出來的是道具,然後你會見到海量的雜誌,每個都只有封面,只是幾蚊人民幣,就可以買到 Kinfolk、Cereal 等等的文青雜誌,亦有很多不知名的設計封面,通常是以白色為主色,襯托一張延禧攻略式的「莫蘭迪色」的照片,再放上簡約的雜誌封面字體,成為一個完美的道具。我看著 ¥4.8 人民幣到 ¥39 不等的道具,不禁感到可笑又可悲,雜誌,窮得只剩下封面?

網紅氾濫「攞著數」,高級酒店最頭痛

打開 Instagram,網絡紅人的多姿多采生活盡入眼簾,儼如上流貴族典範,令人艷羨。不過,擁有真正號召力的 KOL 不多,留戀網絡世界虛名,充大頭鬼的網絡用家則愈來愈多。不少奢華酒店和高級度假屋的經營者對此大痛頭痛,因為這種自恃擁有網絡影響力,繼而白撞「攞著數」的所謂 KOL 與日俱增,並且用拙劣的門外漢手法,期望只靠一兩張照片或短片,酒店就願意為他們埋單,提供免費服務。

Flickr 被收購後,會跟對手合併?

Instagram 是日常相片分享平台,沒有門檻亦無太大規限,但發佈時,仍有版權選項不足、自動授權予 Instagram 等限制。專業攝影師若想在網絡上找到伯樂,Flickr 可能是他們的安全地帶。Flickr 在易手後,新管理層並不打算採用 Instagram 的模式,而是希望 Flickr 能將原有的照片和業界社交網絡,發揮最大效用。

朱克伯格的最強殺著:Instagram

Facebook 被揭遭「劍橋分析」挪用大量用戶資料後,前員工兼 Whatsapp 合伙創辦人 Brian Acton 隨即發起 #DeleteFacebook 運動。Elon Musk 亦不甘後人,非但反問「甚麼叫 Facebook」,還刪除 SpaceX 和 Tesla 的 FB 專頁。可是他的 Instagram 帳號?卻仍照常運作,儘管這個相片分享平台早被 FB 收購。誠然,Instagram 被 FB 收歸門下後,彼此保持一定距離,但它借用了 FB 的商業模式,以龐大的用戶數目,吸引客戶投放廣告。「彭博商業周刊」分析,過去 Instagram 依靠 FB 成功,今卻風水輪流轉,FB 或需仰賴 Instagram 續命。

真作假時假亦真 —— 立於維度之間的 3D KOL

老實說,KOL 還有虛擬不虛擬之分嗎?答案是還真有。她們是 Instagram KOL 中新興的一群,和其他人一樣會分享九頭身零毛孔的加工美照、化妝或美甲潮流心得、打卡美術館或海灘,間中為社會議題發聲,獲品牌邀約合作,名利雙收…… 與眾不同的是,她們在相片中展現的自己,不論是美麗的臉孔、零瑕疵肌膚還是修長的身材,皆是電腦軟件生成 —— 她們是虛擬 KOL。

從羅浮宮到雪糕博物館:博物館的 Instagram 化

網絡流傳法則:「不留影等於從沒發生過。」難得逛一回博物館留影三兩張上傳 Instagram 是不可少的。臨近年尾,Instagram 就公佈今年用戶最喜愛博物館,從羅浮宮到雪糕博物館,不單反映遊人參觀博物館的新玩法,亦可見館方如何因應 Instagram 法則改變展覽模式。

Gloria Chung:Instagram —— 大廚的必修課

單從今年 4 月至今,Instagram 便有一億名新用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升幅,而當中有多少人是大廚呢?好幾位世界名廚,如巴西的 Alex Atala、瑞典的 Magnus Nillson、美國的 Dominique Crenn 等等,在 Instagram 也有超強的 fan base。連名廚也如此努力玩 Instagram,其他大廚自然也不敢怠慢,但擅長烹調,又不一定懂得寫 Hashtags 和拍照,有見及此,培養多個名廚的美國廚藝學院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將於 2018 年 5 月起開設食物攝影與造型兩門選修課,教授攝影技巧、食物造型等等,除了回應「相機先吃」的文化,亦是為大廚學徒準備後路 —— 經營餐廳不容易,做不到大廚和老闆,起碼也能當個 Marketing。

「相機先食」會令食物會變得更好味?

在大部分人都用智能電話的年代,「相機食先」再不是港女的專利,就連老一輩大排筵席時都會左影右拍,務求將食物拍得吸引,再到處分享。或許你對「相機食先」的行為不以為然,但近日有研究發現,食飯前先對食物拍照,有助增進食物味道,讓你這一餐更加美味。

當林鄭還在學玩 Facebook

縱然不想說「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但有時候本地貨不夠爭氣,任你再怎愛國愛港,都是支持不下。當林鄭才剛學用 Facebook,驚訝於「其實唔難」,卻連 hashtag、打卡都未清楚,斯洛文尼亞總統 Borut Pahor 卻早在 2012 年已開設 Instagram 帳戶,還玩得出神入化,在「專業」與「貼地」之間取得平衡,甚至曾掀起跟風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