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宗教」迫害:以沉默保命的無信仰者

A+A-
圖片來源:Sameer Al-DOUMY/AFP

宗教自由本是人權,要信甚麼以至甚麼也不信,也該全憑一己決定。但在穆斯林佔多數的中東和北非國家,針對「非宗教」的施壓和迫害如影隨形。無論是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抑或以上皆非,這類無教派人士(nones)為免惹怒家人、引起民憤甚至刺激政府神經,只能沉默以自保,甚至是陽奉陰違。

在自己文化中沒有立足之處

突尼西亞一名女性生於穆斯林家庭,但自幼抗拒遵循伊斯蘭教義,有時會被父親扯其衣服迫她祈禱。長大後她學會隱藏,在宗教節日裝睡來逃避聚會,並在齋戒月斷食。「一直過著雙重生活,總比每天衝突好。」她曾向進步派穆斯林尋求庇蔭,又一度成為無神論者,其後再遵循一些世俗的佛教修行,現在則自認「沒特定信仰」,對不同精神道路持開放態度。只是她仍會感到抽離,在自己的文化沒有立足之處。

很多非宗教人士甘願冒險,在網上尋找抵抗的同伴、思想或領域,部分會向少數朋友傾訴或趁機岀國。埃及人 Hany Elmihy 曾盼望阿拉伯之春能帶來改變,遂在 2011 年為沒有宗教信仰的同胞創建 Facebook 群組,即使後來一段時間遭受攻擊和威脅,他仍試圖把身份證信仰一欄從穆斯林改為無宗教,但最終失敗而出走挪威。Elmihy 對過去的倡議一言難盡,但認為「讓社會知道無宗教信仰的人存在」很重要。

黎巴嫩的宗派分歧,令擁有基督教背景的 Talar Demirdjia 與信仰保持距離。 圖片來源:TEDxNDULouaize/pinterest

只是美聯社報道,多數受訪者怕遭報復或被家人識破而匿名,此隱密性亦令這片地區對 nones 缺乏可靠估計數字。開羅大學政治學教授 Mustapha Kamel al-Sayyid 說:「中東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而此地區的文化無疑長期與宗教交織。宗教亦是統治者的合法性、知識和行為規範的來源。」他指很多阿拉伯國家會把無信仰與不道德聯繫起來,並將其視為威脅。「對他們來說,你不能談及危害社會之人的權利。」

因信仰問題而遭罪

皮尤研究中心分析,到 2019 年,禁止褻瀆的法律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最為常見。批評者指這些法例措辭含糊,可能侵犯言論自由。2016 年有報道指,沙特阿拉伯一名男子在 Twitter 發文,否認上帝的存在並嘲笑「古蘭經」經文,被宗教警察發現後判處監禁 10 年和鞭打 2,000 下。今年 5 月,伊朗絞死兩名被判褻瀆罪成的男子,他們被指參與名為「批判迷信和宗教」的 Telegram 頻道,侮辱穆罕默德並宣揚無神論。

埃及個人權利倡議的研究員 Ishak Ibrahim 則指,無神論在當地非刑事罪,但部分個案會以其他法例定罪。去年他所屬的組織為一名被控蔑視宗教和濫用社群媒體罪成的博客上訴,指當事人因管理曾發佈批評宗教內容的無神論者 FB 專頁而遭罪,但法院維持監禁 3 年的判決。Ibrahim 補充,埃及青年部曾在 2014 年公佈與宗教團體合作的打擊無神論計劃,當地媒體亦報道一些伊斯蘭教及基督教機構致力反無神論,部分電視節目主持更特意訪問無神論者,藉以嘲笑、驅趕他們,或把他們描繪成心理不穩定。

有些人認為,無神論是為削弱阿拉伯社會;另有些人指部分非宗教人士攻擊信仰,難以支持非信徒權利。遜尼派穆斯林學習中心 Al-Azhar 高層 Abbas Shouman 說:「我們認為那些不信教的人在犯罪,但向他們追究責任並非我們的責任。」他指宗教機構「只為解釋、澄清、傳播正確信息並回應懷疑」,又說「他們有權按心意捍衛一己信仰,而非追擊他人的信仰」,「受批評的是議論宗教的內容,而非宗教本身」。

可是,無形的壓力和威脅揮之不去。Ahmad 生於黎巴嫩一個什葉派穆斯林家庭,自言「無法相信我無法觸摸或看見的東西」,但這位現居卡塔爾的 33 歲傳媒人坦言話題敏感,即使一些同鄉亦因「宗派狂熱」和政治利用而放棄信仰,他只跟朋友表露其非宗教身份。一名 24 歲伊拉克女子亦說,性別歧視、美軍入侵、宗派暴力等令她對伊斯蘭教生疑,但認定自己是不可知論者後仍曾戴頭巾,以躲避危險或融入社會。「我不會向人承認是不可知論者⋯⋯ 在這樣的社會,那是種愚蠢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