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共73篇|

老撾版的中國賭王:趙偉

11 月 25 日,澳門小賭王「洗米華」周焯華被溫州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在內地非法經營博彩業務為由,發出批准拘捕令。他亦隨即被指涉嫌不法經營賭博及清洗黑錢,遭澳門司警逮捕,事件令人關注當地賭博業的未來。中國一直嚴格管制賭博活動,很多中國豪客就轉移到澳門等地,以及今次要介紹的老撾。

逃兵現象 —— 內部瓦解緬甸軍隊?

緬甸軍方政變以來,反軍政府的民族團結政府(NUG)成立人民防衛軍(PDF),與國防軍(Tatmadaw)在各地爆發武裝衝突。不過,雜誌「外交家」報道,分散的抵抗力量尚未整合,而且缺乏指揮官及武器。在武裝衝突以外,就有人鼓勵及協助國防軍士兵逃走,期望藉此摧毀國防軍。

「色情報復」:緬甸軍政府鎮壓示威者的工具

2021 年 2 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解散民選政府,扣押昂山素姬等政要,事件令全球嘩然。到今天,很多緬甸人民依然無懼打壓,與地方軍閥合作,反抗軍政府。而另一邊廂,軍政府的鎮壓行動無所不用其極,除了血腥抓捕,還有各式各樣文宣戰,更用上「色情報復」(Revenge porn),以侮辱和污名化女性抗爭者。

緬甸武裝組織,合作才能取勝?

緬甸局勢已由最初上街示威反軍方政變,演變至全國各地爆發武裝衝突,反抗緬甸國防軍塔瑪都。儘管曾傳出令反軍政府陣營振奮的消息,例如有民兵成功伏擊安全部隊、克欽獨立軍(KIA)及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奪取軍隊基地及警察哨崗等,但印度獨立記者 Sudha Ramachandran 在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撰文指出,各民兵組織及反對派人士必須思考如何團結合作,才能真正推翻軍政府政權。

緬甸記者:以喬裝報道、流亡

極權下僅存的獨立報道何價?隨時是以新聞工作者的性命、人身自由換取得來。自緬甸發生政變之後,當地新聞業已名存實亡,更不時有外國記者被捕。據「衛報」報道,當地記者及編輯要不流亡他國,要不就是換上另一個身份,才能繼續報道真相,甚至是保住性命。

無視暴政張狂,聯合國還可如何改革?

聯合國官方文件強調,以民主為聯合國核心價值,人民意志才是政權合法性來源。但正當全球民主倒退,人民意志屢遭鎮壓之際,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頻頻運用否決權,盡廢聯合國武功,眼睜睜看著暴政張狂。這個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究竟還有多少改革空間,以阻止暴行持續?

【雖敗猶榮】緬甸 MMA 明星為受苦國民努力重奪冠軍

綜合格鬥(MMA)冠軍「緬甸巨蟒」(Burmese Python)Aung La Nsang 雖然想集中精神準備大賽,但祖國局勢令人難以全神貫注,他坦言為此感到「無助」及「沮喪」。Aung La 認為若自己再次奪冠,或可對緬甸人起正面作用:「我能做的,就是為格鬥迷帶來一個精彩表演。我可以做到最好,希望能起激勵作用,為幫助緬甸人渡過這種黑暗時期盡點棉力。」惜他最終敗給宿敵,失落冠軍。

軍政府的財富 —— 緬甸玉

緬甸是全球最大玉器出產國,克欽邦帕敢鎮區便擁有全國最大、佔地 14,000公頃的玉礦。玉石意味著財富,據估計緬甸玉器貿易額每年達數十億美元,然而,當地玉器及紅寶石貿易一直由軍方企業控制,當前國家瀕臨內戰邊緣,玉器收入成為支持軍政府的重要經濟資源。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道,軍政府正加緊開採玉礦,換取資金充實武裝。

獨裁緬甸:無望的年輕一代

對緬甸年輕人來說,2021 原本應該是充滿希望的一年。當局開始提供疫苗,疫情漸見曙光,原定 11 月的大選也象徵著該國正向前邁進。但自 2 月 1 日軍方發動政變之後,他們的夢想,頓成噩夢。許多年輕人被迫犧牲前途、健全的身體,甚至生命,以抵抗軍方不義之舉,誓要重奪自由。

緬甸人逃亡保命,鄰國卻無力接收

2 月 1 日發生軍事政變以來,緬甸已有至少 280 人被殺,最年輕的是名 7 歲女童,同時有超過 2,600 人被拘留。隨著軍方及警察鎮壓加劇,愈來愈多民眾出逃,以免被捕或受迫害。但泰國、孟加拉和馬來西亞等鄰國,憂慮若接收大量難民,變相令疫症下緊張的公共財政加重負擔,亦怕外地人士將病毒帶入境內,因而設法阻撓流亡者湧入。

緬甸政變以外:現世最漫長的內戰

今年 2 月 1 日,緬甸爆發軍事政變,當地局勢深受國際關注。過去一個月,緬甸人民無懼生命威脅上街抗爭,軍方卻一而再血腥鎮壓。過去多年,緬甸一直陷於軍事獨裁之中,除此之外,當地西北部亦一直處於軍閥割據的狀態,內戰至今長達 70 多年。今次的政變,勢必令本來有眉目的緬北和平進展,再一次停滯。

支援緬甸手足的香港援兵:香港志願連

緬甸政變成國際焦點,令不少人察覺香港與緬甸暗地裡命運相連,但其實兩地淵源不止於此。80 年前香港淪陷,不少華籍英兵流亡後重新集結,向英軍請纓再度參戰,1944 年組成「香港志願連」(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遠赴緬甸前線,加入英軍特種部隊「殲敵」,擊退日軍的戰績備受肯定。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有賴歷史學者鄺智文近年努力,才得以重見天日。

從親軍方僧人,看緬甸佛系政治傳統

緬甸軍事政變以來,全國各地抗爭持續,當中不乏僧人身影,但其實親軍方的僧侶亦同時存在。有美國學者引用人類學研究分析,稱緬甸佛教素來是政權認受性來源,此傳統可稱作「業力王權」(Karmic Kingship),與現代民主觀念存在落差;軍方近年既打壓異見僧侶,又借羅興亞問題煽動佛教民族主義,成功以「護教者」姿態拉攏少數親軍方僧人。

緬甸軍方的好夥伴:滙豐、渣打……

去年 11 月緬甸完成大選,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擴大執政優勢。然而在 2021 年 2 月 1 日,緬甸國防軍突然以選舉舞弊為由發動政變,拘押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並宣佈國家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事件震驚全球,多國警告緬甸軍方勿推翻選舉結果。有學者就批評,緬甸軍方能夠權傾朝野多年,跨國企業是一大幫兇,包括港人熟悉的滙豐。

亂局中崛起的緬甸軍政府

緬甸軍方於本週一發動政變,拘捕昂山素姬及全國民主聯盟多名政府官員。有專家估計,政變乃出於軍方領袖敏昂來(Min Aung Hlaing)的個人野心。儘管政變動機未明,但事件無疑證明,即使近年軍方展示出開放有限民主的姿態,但始終保留操縱國政的最終權力,當地人所享有的民主,也許只是軍方容許出現的假象。因此,探討緬甸日後的民主發展前,不妨先暸解緬甸軍方如何長期統治國家多年。

昂山素姬 —— 不必偶像化或妖魔化

2015 年全國民主聯盟勝出緬甸大選,昂山素姬在翌年成為凌駕總統的國務資政。此前,她在軍政府統治下斷斷續續被軟禁 15 餘年,其以和平爭取緬甸民主的理念,為她在國內及西方世界帶來崇高的地位和殊榮。主政後,她因為處理境內羅興亞人問題,捲入維護種族滅絕的指控;如今又再遭軍政府拘禁。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位令部分人期望出現落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