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緬甸政變與拜登的選擇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緬甸軍方發動不流血政變,逮捕昂山素姬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多名政府官員,以及副總統溫敏。

由軍方支持的反對派「聯邦鞏固與發展黨」指摘 11 月的議會選舉出現舞弊。前軍方副總司令敏瑞奪權,宣佈扣押昂山素姬。

到目前為止,此一政變應該是緬甸國內軍方的奪權行動,無證據顯示由美中任何一個大國幕後策動。

美國白宮馬上發表聲明譴責,並要求軍政府釋放昂山素姬,而中國的聲明中立溫和,只希望緬甸回歸憲政。如果政變由美國催生,白宮就不會有這樣的聲明;昂山素姬幾年來都已經是中國的盟友,甚至這個「民主政府」已經是一帶一路通往印度洋的可靠代理人,除非有不為人所知的內幕,例如發現近年蓬佩奧暗中與昂山素姬等接觸,否則中國更無推翻昂山素姬之理。

昂山素姬雖然是緬甸民選的資深領袖,但因為 2017 年,這個緬甸軍方主導鎮壓邊境的羅興亞伊斯蘭少數族裔,導致大規模死傷,引致西方各國譴責,並有呼聲剝奪昂山素姬的諾貝爾和平獎。

2017 年,當羅興亞慘案發生,西方輿論希望昂山素姬站在人道立場,但卻令西方失望。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對昂山素姬抱有不實際的人道期望,在與昂山由羅興亞慘案切割之後,反而刺激昂山素姬倒向中國,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此一變故,顯示西方左翼政府和輿論的幼稚和短視。緬甸與孟加拉國之間的伊斯蘭少數族裔問題,對於佛教國家的緬甸,昂山素姬身為民選領袖,必須依據主流民意來處理。在南亞地區,緬甸和泰國是少數官方的佛教國家,被伊斯蘭國家包圍,其受到的孤立和安全威脅,自非西方國家養尊處優的左翼能理解。

固然,對於羅興亞少數族裔在邊界的安置問題,緬甸的民選政府理應有更人道的處理。但昂山素姬的全國民主聯盟,卻諷刺地被指控站在種族隔離主義、血腥右翼政治的一邊。緬甸軍人公開處決羅興亞人,令昂山素姬幾十年的道德形象掃地。昂山素姬辯稱「佛教徒同時也遭到暴力對待」。

地緣政治的形勢十分複雜,剛上台的拜登面對緬甸的局勢處境尷尬。

第一,若美國視中國為威脅印度洋安全的對手,美國理應暗中高興昂山素姬的倒台。政變成功的軍政府,其實也在等待美國政府的承認與支持,準備與美國和印度配合,完善對中國跨向印度洋的圍堵。

但第二,拜登前身的奧巴馬和希拉莉,多年來強烈支持昂山素姬領導緬甸走向民主化,視緬甸為阿拉伯之春民主革命之後的另一試驗場。荷里活更為昂山素姬拍攝文宣電影。沒有想到昂山素姬掌握權力之後,卻會搖身一變成為鎮壓羅興亞弱勢族群的法西斯。拜登政府的取態,顯示這個上台只有數十天的民主黨政府,在道德理想和現實的全球利益和國家利益之間,似乎選擇了前者。

若政變上台的軍政府得不到美國的祝福,現實所趨,當然也會繼續進一步倒向中國。此所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取態溫和,隨時準備軍政府歸隊。

昂山素姬有沒有選舉舞弊,或者緬甸的前景是否民主,大可以留給學院的自由派學者繼續花時間討論,因為這兩樣其實俱不重要。重要的是緬甸政變後,美中兩國在南亞的戰略佈局有何變化,這才是牽動整個東亞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