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於本週一發動政變,拘捕昂山素姬及全國民主聯盟多名政府官員。有專家估計,政變乃出於軍方領袖敏昂來(Min Aung Hlaing)的個人野心。儘管政變動機未明,但事件無疑證明,即使近年軍方展示出開放有限民主的姿態,但始終保留操縱國政的最終權力,當地人所享有的民主,也許只是軍方容許出現的假象。因此,探討緬甸日後的民主發展前,不妨先暸解緬甸軍方如何長期統治國家多年。
聯合國前秘書長、緬甸人吳丹(U Thant)之孫,緬甸史學家 Thant Myint-U 指出:「現代緬甸誕生於軍事佔領。」從一開始,軍隊已對國家政治局勢有不受約束的控制權。1948 年緬甸獨立,隨即陷入共產與民族主義、少數民族武裝部隊與政府之間的角力混戰,包括政府軍事部門在內的各個派系,均在國際海洛英市場中謀求利益。由於國內衝突不斷,歷屆政府又未能建立穩定繁榮的環境,因此昂山將軍締造的緬甸國防軍(Tatmadaw)成功帶領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便成功獲大眾支持。衝突最激烈的 1949 至 50 年,軍方地位已提升至與文人政府聯合掌權。
1962 年的尼溫(Ne Win)軍事政變,可被視為緬甸步向軍政府統治的分水嶺。但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 Zoltan Barany 提醒,早在 1962 年前,緬甸軍方已享有龐大的政治影響力,他指出,緬甸的軍事統治,為期當屬現代最長 —— 2011 年建立的偽文人政府,也受軍方操控。
緬甸軍事統治能延續多年,或許與軍方建立政治組織有關。2014 年發表於「政治學年鑑」(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的研究指出,武力優勢「不能助軍事統治者維持權力」、軍事政權「存續通常比民主或其他專制政體為短」、「多以非暴力手段終結」。假如政變後,軍事政權創立政黨,該政權的存續時間會比沒有創立政黨者長三倍。尼溫即在發動政變後,創立社會主義綱領黨(SPP),該黨又在 1988 年改組為民族團結黨(NUP)。
國會議員、全國民主聯盟成員 Hla Oo 稱:「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起,緬甸一直都只是兩支軍隊的龐大戰場,令許多緬甸人對無政府狀態心生恐懼。漫長而殘酷的內戰,使這種恐懼進一步加劇。」東南亞政治專家兼學者 David Steinberg 則指出,緬甸執政軍方高層認為,「統治者的合法性,取決於能令國家統一。恰恰只有軍隊才能保證這點」。而要達致國家團結,則需要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
昂山將軍於 1940 年的「緬甸藍圖」(Blue Print for Burma)寫道:「我們要的是一個像德國、意大利般的強大國家行政。只需要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領袖,不受國會反對阻撓,不得胡扯個人主義。」儘管這不代表昂山將軍所有政治思想,但卻一直支配或影響著整個緬甸的政治思維。Hla Oo 認為,緬甸軍方正正是利用人們對穩定的渴望,支持 1962 年的政變。
昂山生前提出「緬甸民主基礎」(Basis of Burmese Democracy),當中將生產資料(means of production)國有化等部分社會主義思想,亦可見於社會主義綱領黨提倡的緬甸式社會主義(Burmese Way to Socialism)。直至 1988 年,緬甸國防軍仍在政治層面發揮重要作用,受到公眾支持及尊敬。及後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民眾要求政治改革的訴求日增,軍方一度以殘酷軍事鎮壓殺死多達 5,000 人。此後便是昂山素姬成立全國民主聯盟,要求民主選舉的故事。
同樣在軍方背景下成立,後來取代民族團結黨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則對民主改革採取拖延策略。Barany 指出,反對派的極端軟弱,無形中亦促成了軍方漫長的統治。反抗軍政府極有可能面對酷刑、長期監禁、家人受迫害等威脅,故過去甚少有人敢公開挑戰政權。其次,反對派之間,各有城市-鄉村、精英-學生、緬族-少數民族之間的對立分歧,彼此無法彌合的差異,反過來助軍方保持執政地位。
在軍政府治下的緬甸,長年警惕外國,造成孤立的現象。今天,軍方撕下佯裝數年的民主化外表,短期內當地要恢復民主,似乎並不實際;前車可鑑,軍方「一年後舉行新選舉」的承諾亦未必可信。緬甸政變、軍人上台會如何影響地區政治局勢、美中兩國的佈局,才是政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