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緬甸手足的香港援兵:香港志願連

A+A-
1944 年,香港志願連所屬的「殲敵」部隊總指揮溫格特,向隊員講解行動策略。 圖片來源: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緬甸政變成國際焦點,令不少人察覺香港與緬甸暗地裡命運相連,但其實兩地淵源不止於此。80 年前香港淪陷,不少華籍英兵流亡後重新集結,向英軍請纓再度參戰,1944 年組成「香港志願連」(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遠赴緬甸前線,加入英軍特種部隊「殲敵」,擊退日軍的戰績備受肯定。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有賴歷史學者鄺智文近年努力,才得以重見天日。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軍同時出兵香港、馬來半島和珍珠港,英軍頑抗卻不敵日軍裝備及人數優勢,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歲月,但抗戰活動卻從未結束。根據鄺智文在著作「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1857-1997)」整理的資料,香港投降之際,英軍曾指令華籍士兵及華人公務員脫去制服,避免淪為戰俘,以平民身份伺機而動。

書中引述皇家通訊團統計,當時有 1,073 名華兵,其中 912 人下落不明,疑似是成功脫身,被俘虜者約有 100 人,翌年亦陸續獲釋。大部分華兵解甲後繼續抗戰,近 700 人先後潛逃中國大陸,向隸屬英國軍情九處(MI9)的地下抗戰組織「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 Group)報到。

報到後,部分人獲委派收集日軍情報的工作,約 200 人則組成「中國部隊」(China Unit)重新受訓,其中 128 人在 1943 年自願調遣到印度,配合英軍在緬甸全面反攻。但他們在戰場嶄露鋒芒之前,卻會先經歷一段投閒置散的日子。

海外回流與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緬甸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又是盟軍支援國民政府的重要補給線,奈何日軍在 1942 年初入侵緬甸,成功擊潰英軍及增援的中國軍隊。隨著戰事膠著,打破僵局的希望,部分就落在英軍特種部隊「殲敵」身上。

「殲敵」屬於長程滲透部隊(Long Range Penetration Unit),由邱吉爾器重的陸軍准將溫格特(Orde Wingate)創立,其英文名 Chindits 源於緬甸神獸 Chinthay,以印度第 77 步兵旅為骨幹,經嚴格體能和叢林作戰訓練而成,專門在敵軍後方進行游擊及破壞行動。

「殲敵」部隊軍官於 1944 年緬甸戰場合照,包括有總指揮溫格特(右三)與第 77 步兵旅旅長高活(右五)。 圖片來源:IWM MH 7873/Imperial War Museums

當時指揮第 77 旅的旅長,為年僅 31 歲的代理准將高活(Michael Calvert)。高活年紀輕輕已經在亞洲服役多年,戰前負責為香港招募華人工兵,既能操廣東話,又沒有染上軍中的種族歧視醜習,所以早就頗得華兵信任。

1944 年初,高活在他鄉遇故知,與駐守孟買附近的香港華兵相認,雙方暢談甚歡,但高活也從對話中得知華兵不受重用,為他們都「感到被遺忘而頗不服氣」。華兵則把握機會請纓,要求在高活麾下作戰,但由於「殲敵」屬於特種部隊,隊員每每九死一生,高活要眾人深思熟慮。根據書中引述的隊員回憶,現場百多人全部踏前一步,並大聲回覆高活,表明願意加入,場面甚有電影感。

華兵最終被編為「香港志願連」,納入第 77 旅編制之下,受高活親自訓練,學習在熱帶雨林作戰。雖然部隊有香港之名,但隊員背景迥異,既有中葡混血兒,又有從巴拿馬、墨西哥、菲律賓和英國回流的華人。這固然體現香港文化的多元混雜,但也是衝突的源頭。

隊中既有人出身富裕階層、或擁有較高學歷,亦有人出身基層而不諳英語,他們在生活和社交上總是格格不入。早於 1942 年底,英軍服務團就注意到隊內存在階級和種族問題,有人對自己擁有英籍身份非常自傲,每每釀成衝突。文件就記載,隊中有一對生於倫敦的華人兄弟 James Wong 和 Johnny Wong,在英國高中畢業,能操正宗倫敦口音英語。

以香港為家的戰鬥意識

1944 年初雨季結束後,盟軍開始全面反攻,首要目標是重奪北部重鎮密支那(Myitkyina),當地是緬甸鐵路終站、設有機場。按照計劃,「殲敵」部隊將利用滑翔機深入內陸,負責伏擊日軍、擾亂部署和切斷補給線,作戰代號為「星期四行動」(Operation Thursday)。

香港志願連為隸屬旅部的直屬部隊,3 月初與先頭部隊降落後,成功建立臨時機場和陣地據點,多次擊退進犯的日軍,直到 8 月協助中英聯軍攻佔軍事據點孟拱(Mogaung),志願連與第 77 旅才全身而退。戰後報告顯示,包括香港志願連在內的高活旅部,起初共 27 名軍官、389 名士兵作戰,到 8 月傷亡過半,61 人死亡、144 人傷病、9 人失蹤。如此死傷眾多,一度令軍方高層質疑「殲敵」的價值。

「殲敵」部隊在緬甸北部渡河的情況。 圖片來源:IWM-IND-2290/Imperial War Museums

但經此一役,志願連作戰能力也受賞識,中葡混血成員 Ricardo Laurel 獲美軍頒贈銅星勳章(Bronze Star),表揚他無懼日軍迫擊砲砲火,單憑機關槍壓制日軍,為兩排克欽族游擊隊解圍。高活如此總結香港志願連的整體表現:

他們談不上是進攻能手,因他們傾向智取敵人,而他們在防守中甚有價值。他們對野戰和偽裝非常熟練(不少志願連華兵為工兵出身),而他們在緬甸艱苦環境中的堅忍精神更無出其右。

戰事期間,志願連有 45 名精銳獲編入旅部警衛排,與高活出生入死,不少成員都參加過 1941 年香港保衛戰。高活就稱讚他們為志願連「最強壯和最有軍人精神」的士兵,「執行任務時表現極佳,又從不埋怨」,數個月間參與所有戰鬥。

根據鄺智文的考究,部隊還曾經在緬甸拍過一張罕見照片,幾名志願連士兵手持「乘順風車到香港」(Hitch-hike to Hong Kong)的標語合照,反映部分士兵有香港為家的意識,並有為此而戰的心態。

光復緬甸,香港重光

1947 年昂山抵達倫敦唐寧街就緬甸獨立談判。 圖片來源:Hulton-Deutsch Collection/CORBIS/Corbis via Getty Images

1944 年初,中英美盟軍在「殲敵」部隊助攻下接連報捷,加上日軍進犯印度慘敗收場,以致戰局開始逆轉。在日本傀儡政權擔任國防部長的昂山將軍(Aung San),開始懷疑日軍的戰鬥力,又質疑日本助緬甸獨立是一場騙局,同年秘密成立「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策劃叛變,並暗中聯絡英軍。

翌年 3 月,昂山以抗擊盟軍為名,從仰光率領緬甸國民軍出征,但甫出城就調轉槍頭突襲日軍,奪取多個重鎮的控制權,幫助盟軍在 5 月順利接管仰光。其後,昂山重臨這座飽歷戰火摧殘的城市,與英軍總司令會面,磋商軍事部署與緬甸獨立問題;香港志願連約 70 人先遣隊,同時亦從印度抵達仰光,但他們不是來慶祝勝利,而是準備轉到馬來亞執行新任務。

經歷過緬甸之役,尚餘 110 人的志願連一度到印度休養,但其他英軍部隊已急不及待徵用他們,主要是看中他們的亞洲面孔、有作戰經驗,可在反攻馬來亞行動上發揮優勢,操流利英語更是優先爭奪的對象。最終在軍方指示下,大部分成員經仰光轉抵馬來亞,負責偵察、聯絡、以及與當地華人溝通。另有 4 人則被提拔到軍官訓練中心,其中鄭治平與林惠祺將成為英國陸軍之中,首批晉升正規軍官的華人。

隨著 3 個月後,昭和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英國殖民地部便敦請陸軍,從馬來亞召回香港志願連,趕及參與接收香港的行動,高活特別支持建議:「香港華人在我們麾下作戰的宣傳效果不容小覷,尤其我們現在正承受戰後交還香港的壓力。」可是香港重光之際,志願連成員都分散馬來亞各地,到年底才陸續回港,無緣見證受降儀式,少數人則選擇定居新加坡和馬來亞。

經歷過戰敗以後,英國人明白要維持對香港管治,種族歧視再不合時宜,於是陸續實施現代化改革,如取消多項種族隔離政策、富有華人獲准移居太平山、增加行政和立法兩局華人議員。曾淪為戰俘的港督楊慕琦,更大膽提出民主改革,雖則計劃泡湯,但港英按民意從善如流的施政,最終也贏得普遍香港人的信任。

至於緬甸,英國一度試圖恢復戰前政治秩序,但緬甸人在日佔時期初嘗獨立滋味,再難忍殖民統治。昂山既發動不合作運動,又利用純熟政治手腕,成功迫使英方妥協讓步,1947 年與英國敲定緬甸獨立方案,更壓倒性贏得制憲議會選舉,但同年卻被政敵行刺身亡,其女兒昂山素姬當時年僅 2 歲。這年緬甸誕生,國父昂山卻逝世,軍方與文人政府權力自此失衡,似為今日緬甸的政治亂局埋下伏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