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早前連番批評政治諷刺漫畫家尊子,尤其針對一篇影射警隊招聘要求大幅下降的漫畫,指控是「扭曲並抹黑」。「明報」隨即宣佈,在 5 月 14 日終止其連載了 40 年的漫畫專欄,但沒有公佈有關決定的原因。有媒體就停刊一事訪問尊子,他只謂原因是「心照不宣」。
報紙
|共29篇|
【Soul Monday】回饋家鄉,自掏腰包辦報
時代變遷,紙媒式微。在 Winsted 這個美國康涅狄格州小鎮,最後一份本地雙週報 Winsted Journal,也在 2017 年因為入不敷出而停刊。惟在該鎮土生土長的現代消費者權益之父 Ralph Nader 相信,居民們仍想手執報紙,閱讀鎮上大小事情。88 歲的他於是自掏腰包,全力協助新聞工作者,在家鄉重辦地區報。
「紐約時報」大罷工,新聞記者在爭取甚麼?
美國罷工潮持續延燒。新聞行業集體罷工本極罕見,「紐約時報」就在 12 月 8 日迎來大罷工,超過 1,100 名員工當日午夜起罷工 24 小時,是 40 多年以來首次發動規模如此大的抗議活動。他們正爭取甚麼訴求?罷工期間又如何維持有限度的新聞報道?
緬甸家庭割蓆潮
自去年 11 月開始,緬甸國有報章上出現一個怪現象,就是每天平均有 6 至 7 個家庭刊登聲明,與家中公開反對軍政府的年輕一輩斷絕關係。由於緬甸軍方從民選政府手上奪權後,宣佈將充公反對者的財產,並逮捕匿藏抗議者的人,更多次突擊搜查民居,令當地人心惶惶,家中長輩不欲受牽連,惟有公開與抗爭人士「割蓆」自保。
紳士大哥:專做假新聞的英國最受歡迎報紙
這份小報出名喜歡斷章取義搞風搞雨,內容以噱頭行先,講究的是純粹娛樂性。然而它卻在創立至今一直穩守銷量寶座,多年來只偶爾被其他報紙超越,可見大眾的愛好或與信任程度成反比。
Moyashi:名叫蘋果的啟示
「蘋果」墜落的最大啟示不是反對者必須死,而是所有不主動同意的人都要死。「蘋果」是被迫到今天的懸崖上的,雖然選擇是自主的,但社會狀態決定了選擇的意義。在今天的香港,不跪著,就意味著對抗。
後杜林普時代,「紐約時報」要開拓遊戲市場?
美國自由派大報「紐約時報」過去憑著反杜林普的勢頭,訂閱人數持續攀升,但隨著杜林普下台,升幅便無以為繼,集團要試圖分散投資,在價值 1,000 億美元的遊戲市場分一杯羹,以維續盈利增長。
匈牙利郵政為何要停止派送日報?
匈牙利郵政服務上星期宣佈,將於 7 月停止每日派送報紙。官方解釋,報章印量及銷售量多年來一直下降,取消是因為這項服務不再有利可圖。但有批評者認為,此舉無疑是想進一步打壓當地獨立媒體。
【Soul Monday】舊報紙變環保袋
福島縣的只見町遠離海岸,町內一班中學生卻心繫海洋,不忍塑膠廢料污染美景。年紀輕輕的他們,非但想到以舊報紙摺出環保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甚至親身走訪區內商戶,讓其他居民加入減廢行列。這些孩子希望以熱誠及活力,感染全町一同身體力行,實踐「自己未來自己救」這句話。
【*CUPodcast】19 世紀的假新聞製造者
我們從何時開始有讀報習慣?人為何需要每日追看與自己無關的法庭糾紛?19 世紀的美國「便士報」僅售六美分,辦報人卻利用廣告商機,為自己撈一筆可觀的收入。其中,「紐約太陽報」創辦人班傑明.戴爾更不惜刊登假新聞以刺激銷量,成為早期的假新聞製造者。
收聽:https://soundcloud.com/cupmediahk/3-19a
前仆後繼,無畏無懼的學生記者
美國新聞業步入寒冬,但有賴現任總統對記者的「支持」,加上充斥全球的假新聞,催生了新世代入行的決心。美聯社報道,多間大學指報讀新聞系的人數,在緩降多年後止跌回升。學生記者積極裝備自己,終日在編輯部摸索學習,但他們尚未入行便有同樣難題。
【印度一國一制】斷網後的新聞「自由」
記者採訪衝突現場,需要甚麼裝備?香港的話,除了攝影器材,護目鏡和防毒面具也是缺一不可。至於在突然被撤銷「一國兩制」的克什米爾地區,雖然行裝輕便得多,但除了一張紙一支筆,還得要一架電單車。
中國傳媒滲透非洲?
歐美近年愈加警惕中國在非洲的投資,特別是「一帶一路」的基建設施。但美國智庫組織「大西洋理事會」非洲中心高級研究員 Aubrey Hruby 在雜誌「外交政策」警告,中國最大威脅不在基建,而是對非洲傳媒業的投資和滲透,試圖壟斷話語權以改善中國形象,甚至模塑當地人的世界觀。
怕假新聞,但不願訂閱?
很多網民擔心因假新聞而接收錯誤資訊,希望轉向更可靠的消息來源,但似乎又不太想付錢購買較可信的新聞報道,令新聞業界出現「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狀況。
「紐卡素先鋒報」的故事:地區報扮演了甚麼角色?
紐卡素是澳洲新南威爾士的第二大城市,離悉尼約兩個小時車程,人口只有大概 33 萬,即使算上整個大亨特區的人口,也不過 63 萬,還不如香港的觀塘區。可是,紐卡素細小的人口規模,卻支撐了一份全國知名的地區報「紐卡素先鋒報」。
廖康宇:新聞訂閱新趨勢
現今大部分傳媒機構的運作模式,是依靠免費提供海量資訊吸引讀者,再透過賣廣告以及轉賣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圖利。雖然並非所有報章都是免費,但只靠每份十元八塊收入跟本無法應付出版開支。這種商業模式除了令廣告商主導出版,另一缺陷是要培養及凝聚讀者非常困難。
【Soul Monday】打破負面思維,專講正面新聞的「快樂報」
4 年前,一份 32 頁報章「快樂報」,在 Kickstarter 眾籌之下在英國橫空出世。不同於一般報章的單調沉悶,「快樂報」色彩繽紛,配以童趣插圖,乍看之下像本兒童雜誌。然而,這份報章的內容確確實實是新聞報道,當中盛載了創辦人 Emily Coxhead 的理念:創造一個專門分享正面新聞的平台,歌頌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好事。
日本紙媒死亡事件簿
網媒或者電子媒體會否取代紙媒,這個問題在近 20 年間被反覆討論。但無論取代會否發生、所謂「取代」會以甚麼形式發生,紙媒發行量持續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即使在亞洲地區中閱讀文化盛行的日本,報紙及書籍的出版數量也是每況愈下。
維多利亞時代報章,怎麼改造英國城鎮面貌?
在印刷媒體接連停刊倒閉,新聞資訊多經網上傳播的年代,我們或者難以想像報章的威力,曾足以改寫一個國家的城鎮面貌。在 19 世紀的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閱報成為跨階層的普及文化,城市要開闢專門閱報的場所,報社以銷售報章致富,更紛紛在市中心興建地標式總部。如今時移世易,但這些橫跨兩個世紀的歷史痕跡,依舊散見於英國各大小城鎮。